到了夜晚,雙方霸戰。今日苦戰一日,雖然打的吐谷渾人連連後退,但土樓山實在險峻。吐谷渾人利用地形,給了隋軍很大的殺傷。
黃明遠自覺若是強攻,也能攻破此地,但至少會有數千人的傷亡。
次日一早,黃明遠繼續命各軍試探性攻擊,而土樓山上的吐谷渾人火力不減,非一時難下。
今日左天成繼續帶領數百名精銳士兵為突擊隊,從正面攻擊土樓山。
左天成連續攻擊了三次,但每次都為正面一處山崖所阻。這處斷崖有四五丈高,與地面幾乎成九十度,只有一條狹窄的山道可以透過。而吐谷渾人利用這個斷崖,在兩側佈置了大批弓箭手阻敵。而隋軍若是要搶攻山道,必須從斷崖處透過,則完全暴露在吐谷渾人的弓箭手面前,因此每每衝鋒到此處,都傷亡慘重。
這種攻堅戰,完全是拿人命去填。
雖然土樓山戰況激烈,但此時黃明遠的目光已經土樓山轉向其西南方向的一處峽谷,而此峽谷便是大名鼎鼎的漆峽。
漆峽因湟水穿峽東流,所以也叫湟峽。此峽之險,巧奪天工。從北面向其望去,臨風攬勝,但見石峰對峙、河水中穿,兩山如門,長河如帶,懸崖陡壁,渾然一體。崖畔依山傍道,山徑狹窄,只能逾次而入,短兵相接,做“穴中之鬥”。
此等要害之地,可謂是“一人當關,萬夫莫開”。
吐谷渾人並不認為隋軍能夠突破漆峽的天然防禦,因此吐谷渾的軍隊並未在漆峽佈置重兵,只是靠北面一側的懸崖之上,用巨石堵塞了道路而已。
黃明遠站在江邊,不住地眺望對面。而陳遠看著黃明遠緊盯著漆峽,若有所思地問道:“主公難道是想派人橫渡漆峽,經長寧川水繞道土樓山之後?”
黃明遠反問道:“仲長以為不可行嗎?”
陳遠說道:“可行倒是可行,只是漆峽險峻,水流湍急,又逆流而上,大部隊很難渡過漆峽。”
“怕是未必!”
為了能夠保證偷渡成功,黃明遠已提前派遣軍中善水之兵提前潛行入漆峽之中,偵察其地形地貌。吐谷渾人的無備才是黃明遠敢於偷渡的原因。
黃明遠又招軍中千餘善水計程車兵集結,命人砍樹做舟,又用羊皮做成氣囊懸於木舟左右。而黃明遠早就招納了數十名在此擺渡、瞭解水情的擺渡人,作為大軍的嚮導。
這種突襲,千餘人已經很多了。但考慮到土樓山上有上萬吐谷渾部隊,突襲隊少了不能保證突襲效果。
而且要考慮到非戰鬥傷亡。
黃明遠雖然對橫渡漆峽做了較為充足的準備,但滾滾大河,誰也不敢保證其安全性。在黃明遠看來,這千餘名士兵,真正能有五百人能夠登岸,他已經謝天謝地了。至於落水之人,雖不乏奇蹟降臨,但此時天氣已經轉寒,水勢又急,怕是一旦落水,很難倖免。
至於倖存之人,還要從山後攻擊吐谷渾人,以接應大部隊登頂。對於突襲隊來說,這一戰即使能勝,料想此戰之後,倖存者怕十不存一。
但這就是戰爭,為了整體的勝利,為了保住大多數人的性命,只能以犧牲少部分人為代價。
而這般險路突擊,一個優秀的指揮官能決定整支隊伍的生死,意義更為重大,但誰為指揮官,卻是一件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