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處難民點,相同的慘劇,相似的亂相。
“俺家家主憐惜你們沒有活路,特地命俺來賑濟你們。一個女人,俺給你們五升小米,先到先得,俺就要一百人,多了俺就不要了。”
聽到這訊息,災民們幾乎是打破頭往前搶,為了五升小米,賣老婆、賣女兒又算什麼。也有人沒老婆、女兒賣,但可以搶啊。
場面一度極其混亂,為了活命,還能顧得了什麼?
“俺的小米啊,那是俺拿媳婦換來的······”
看著這滿糟糟的亂象,黃明遠竟然都不敢前去阻止。
騎在馬上的黃明瑜望著這場面,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說道:“大兄,這就把人當牲口賣了?”
“當牲口可能活命,當人,活不下去啊。”
黃明瑜又有些小心翼翼地問道:“大兄,她們那些女的是要被送到大戶人家做婢女嗎?”
“我不知道。”
是與不是還有什麼意義嗎?
“觀音土,賣觀音土,上好的觀音土!”
一個看起來混子樣的男人,在一邊大喊。也有人想上去搶,早被其身邊的打手打翻了。
“我這上好的觀音土,篩細了,添水,與野菜一起揉成一個糰子,蒸熟,嚥下去跟窩窩頭一個樣。我自己都流口水啊。二十個觀音土糰子換一個女人或青壯勞力。”
“給我!”
“給我!”
只要是吃得,都有人一窩蜂地哄搶。
在流民之中,糧食就是命,就是尊嚴,就是理想,就是一切。
黃明遠一行人在路上救了一個餓暈的小男孩,看著不過十歲左右。這般小男孩實際上數不勝數,能救助的黃明遠一般都讓人收養了。黃明遠雖然憐憫這些百姓,但也很現實,這些孩童比大人更有用。
讓黃明遠格外注意的是小男孩餓暈了也揹著一個包裹,而包裹之中盡是一些書。如此絕境還不放棄學習的,值得他注意。
小男孩叫劉仁軌,一看就是大戶人家出來的,雖然看著黃明遠等人有些畏懼,但也強作鎮定,儘量大方。
小男孩一路跟著黃明遠等人前進,沿途不斷給黃明遠等人講著他的故事。
“有經驗的大叔告訴我,樹皮得去掉老皮,留下嫩皮,再蒸煮切段,曬乾後磨成細粉,與樹葉糊一起捏成菜團。可惜我都沒吃過,一開始樹皮都叫人搶光了。”
“那是縣裡大戶人家的小娘子,長得可好看了,我曾經可是現在為了一個燒餅就陪人家一晚上。”
······
“聽說隔壁幾家將孩子都換了。”
黃明瑜不解地問道:“換孩子幹什麼?”
劉仁軌一副看白痴的樣子,當然是吃啊,大災之年,難道誰還替別人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