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八章 大幕拉開

“既然王薄兄弟有如此志向,我孟讓無論如何也得陪兄弟走這一遭。”

二人商議之後,便召集長白山上的各路盜匪,商議一同起事。

王薄帶著麾下下山,向長山縣(治今山東省鄒平市長山鎮)令投降,還帶來了長白山大盜孟讓的首級。

在長白山地區,孟讓的名頭可比王薄大多了。孟讓的受首,讓縣令喜不自禁。

長白山就是一個土匪窩子,群盜極多。眾人為匪的心思各異,也有不少人當匪盜就是為了受招安的。

王薄此來,手下不過一百多人,縣令也不疑有他,更準備將王薄豎立成一個盜匪典型,以匪治匪。

王薄本人識文斷字,在縣令身前也甚是恭謹,全無尋常盜匪的粗鄙與猥瑣,因此頗得縣令的好感。因此縣令讓王薄進入城中,準備明日整點人馬。王薄一行人,手中的兵器大多都是木叉、鋤頭、木棍,根本都稱不上兵器,更無鎧甲和遠端兵器,讓縣令看了啼笑皆非,也就沒有將王薄一行人繳械。

等到夜裡,夜深人靜,被安置在城中的王薄一眾人紛紛從身上掏出利器,前往城門之處。

這時天氣寒冷,守門計程車兵不多,且大多打著瞌睡。王薄帶人一擁而上,將守衛殺死,開啟城門。此時孟讓等人早就在外等待多時,眼看城門開啟,孟讓遂帶人衝入城中。

一時之間,四處火起,城中大亂。

王薄、孟讓分頭帶人清繳城中殘兵,長山縣遂破。

王薄、孟讓二人在長山縣打起反隋的大旗。

為了招納隊伍,王薄又作歌《無向遼東浪死歌》曰:

“長白山前知事郎,純著紅羅錦背襠。

長矟侵天半,輪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

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而這王薄的匪號便是知事郎。歌謠號召百姓拒絕出征高句麗,參加起義軍,並迅速傳遍長白山區。附近的貧苦農民,被欺壓嚴重,多往歸之,因此參加起義的人數迅速增至萬餘。

這次亂事給了所有不堪重負的百姓一個希望,一個方向,也讓民間積攢多時的憤怒徹底爆發。那些因為水災而沒了希望的流民,紛紛加入到造反的行列,而長白山各地的盜匪見此也紛紛效仿,不少人打起旗號,開始起事。

一時之間,整個大隋開始風起雲湧,亂民遍地,整個大隋都開始亂了。

這次的亂事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不是因為他規模有多大,也不是他在當時影響有多大,而是他徹底的拉開了隋末農民起義的大幕,敲響了大隋的喪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