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支文德又下令城外的守軍,向攻城部隊發起攻擊,牽制對方。
本來城外大營的主將是孫祐,守兵有四萬人。不過自從梅龍自己率兵出城之後,乙支文德便從城外調回了兩萬人馬。
此時乙支文德下令,孫祐便開始出擊以掩護城中守軍,而梅龍卻是心中不願。
在梅龍看來,城中的壓力只有這萬餘攻城部隊,而他們城外軍隊的壓力卻是隋軍的主力。乙支文德手上五六萬人戍守白巖城,竟然拿這萬餘攻城部隊沒有辦法,還讓他們主動出擊,這不正說明乙支文德故意消極避戰,坑害各軍。
梅龍忙勸孫祐停止出擊,堅守營寨,但孫祐並沒有聽從。
此時對面望塔上的黃明遠看到高建莊得手,城外高句麗營寨的守軍也主動出擊,立刻命蔡知運率部阻攔,又命黃明徵率部去攻擊高句麗的營寨,使其首尾顧此失彼。
而為了擴大攻城戰果,黃明遠又命歸義右軍也一同攻城,並同時接受高建莊的指揮。
黃明遠也擔心高建莊以為巴廉是去趁機摘桃子的,會先掉頭對付巴廉,因此便授予高建莊統一指揮權。
高建莊得知之後果然大喜,這巴廉終歸是要喝自己的洗腳水了。
此時高建莊也不管向他們撲來的城外高句麗軍隊,拼了命地往城頭上打。黃明遠在遠處看著,這高建莊的拼命勁頭都讓他有些吃驚。他在後世讀史書時總弄不明白,歷史上清朝統一天下的主力幾乎都是原本的明朝降兵,怎麼這些降兵當明軍的時候一個個貪生怕死,反倒投降成了清軍之後,又悍不可擋了?
他總是懷疑其真偽性。
今日之事,讓他明白,這不是妄言,是實實在在的人性啊。
黃明遠沒想到這些新附之軍能發揮這麼大的能量,因此眼看局勢要被打破,立刻選擇孤注一擲。
此時位於營寨的孫祐其部出擊,立刻就被蔡知運所部阻攔。
左武衛經過去年高句麗戰場的錘鍊,其本身裝備又冠絕當世,因此孫祐其部根本不是對手,被打的連連後撤。
此時孫祐別說攻擊高建莊尾部,其自己也立不住跟腳。
孫祐這時只得退往營寨,準備拒險而守。
這時孫祐縮了回去,整個戰場徹底為隋軍所控制。黃明遠下令數十架梢炮被推著前移到高句麗營寨外,開始對著營寨轟擊。
石彈轟鳴,箭矢如雨。孫祐試著反擊了幾次,皆沒有成功。
這時營寨內的梅龍看著四面八方衝來的隋軍,有些驚懼,心中一個念頭突然抑制不住地爆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