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九章 兵敗臨清

而與此同時,楊玄感的進軍也不順利。

唐禕之前早就派人前往河內各地,傳訊楊玄感叛亂的訊息,令其守城據敵。雖然大多數的縣城也沒那個能力,但是偏偏楊玄感運氣不好,正好在必經之路上遇到了難啃的骨頭。

時新鄉令(今河南省新鄉市)為張季珣,乃是前都水監張祥之子。張季珣之父張祥便是當初跟著黃明遼在恆州抵抗楊諒叛軍的前幷州司馬。張季珣少慷慨有志節,此時不過二十二歲,聞聽楊玄感在黎陽叛亂,他便拿出家財,招募當地百姓,準備討伐逆賊。

張季珣不過是個縣令,手上只有衙役、兵丁不過二三百人,其餘盡是一群百姓。

縣裡眾人對其意圖討伐楊玄感叛軍的做法全不看好。若是僅憑這些烏合之眾便能成功,那大隋官軍豈不成了笑話。

諸人也紛紛勸張季珣,若是有心為國,不若緊守城池,不納敵軍,也算全了忠義,沒必要白白去送死。

張季珣卻是一臉堅毅地說道:“若人人面對叛逆,只想著保全自身,那逆賊何時能平。季珣不畏死,獨畏不能為國家盡忠。”

眾人皆為其所壯,紛紛相從。

張季珣的妻子是黃明遠的八堂妹,也是其四叔黃律的長女。黃明遠熟讀《隋書》,大隋三十七年曆史上能人無數,忠臣也無數,可既有能力同時又忠義無比的,堪稱節烈的,唯有張須陀、堯君素、楊善會和張季珣四人。

張季珣率領數百士兵,死守洛口倉三年,對抗李密十餘萬大軍,卻執志彌固,誓以必死。張季珣愛兵如子,士兵無一離叛,戰至最後一兵一卒,遂為李密所俘。張季珣面對強虜,臨危不懼,高聲罵賊,視死如歸,最後竟然感動了李密,後為翟讓所殺。

黃明遠後世每每讀到這裡,都擊節驚歎,潸然淚下。

其父張祥後來調任都水監,黃明遠便有心收服這個忠義之人,遂與張家聯姻,將堂妹嫁給了張季珣。

黃明遠八妹婉娘,比張季珣小一歲,聽聞張季珣要拿出家財,招募義軍,便也將自己的嫁妝拿出給丈夫使用。

“你我夫妻本是一體,既然夫君矢志為國,甘願舍家棄業,我身為夫君妻子,安得拖夫君後腿。”滿城聞之,皆被夫妻二人的節烈感動。

張季珣於是招募了一千五百名義軍,連同衙役、官兵,趕往臨清關(今河南新鄉市東北,古黃河北岸,非明清時期的山東臨清鈔關)。

臨清關鎖永濟渠,是楊玄感南下最迅捷之路。

張季珣當然清楚自己的實力不足,根本不足以擊敗楊玄感,但是他若是仗著臨清關的天險,便能死死攔住南下的叛軍。

此時臨清關守將乃是鷹揚郎將劉巋,他驚聞楊玄感叛軍正沿運河南下,正不知如何是好。

時有楊玄感派遣的勸降使者南下,勸劉巋兵少,不足以擋楊玄感大軍,不若投降,也能享得富貴。

劉巋正糾結的時候,張季珣來到臨清關。

聽聞劉巋有心投降,張季珣勃然大怒,直闖劉巋的大營。張季珣驍勇,竟無人可擋。

張季珣進入劉巋大帳,正好遇到楊玄感使者在逼迫劉巋。此時張季珣闖入,二人皆是吃驚。

楊玄感的使者不悅,便問道:“汝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