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四章 偏聽偏信(上)

楊廣收到吐萬緒的奏疏已經是數日之後的事情,聽聞吐萬緒請求撤退,楊廣先是吃驚,皆是便是憤怒。之前江南一直捷報連連,楊廣也是對吐萬緒平定匪亂充滿信心,怎麼突然就要撤兵。

楊廣第一時間就認為之前的捷報是吐萬緒在矇蔽自己。

楊廣憤怒地質問虞世基和裴蘊二人道:“之前吐萬緒不是剿匪剿的好好的,已經收復了延陵、曲阿、晉陵等地,將逆賊劉元進逼到了老巢,怎麼現在突然告訴朕他要撤軍?”

雖然吐萬緒在奏疏裡說得很清楚,但事實就是朝廷往江南調撥了不少的糧草,黃明禎也上報給南征大軍徵調了糧草,吐萬緒此時不應該缺少糧草才對。

這年頭,朝廷原本的監管體系已經崩壞了。

虞世基和裴蘊二人此時也不清楚緣由,但是無端捱了這頓罵,二人是恨透了吐萬緒。

見二人不說話,楊廣更是憤怒,直接將吐萬緒的奏疏扔到了二人的腳前。

“往日一個個不是挺能說的嗎,怎麼今天啞巴了?他吐萬緒不是名將嗎,他不是拍著胸脯給朕保證過一定平賊的嗎?三四個月的時間,楊玄感之亂都平了兩次了,怎麼一個個小小的餘杭土豪他吐萬緒就是平不了?”

今日楊廣狠狠地將兩個要臣罵了一頓,往常是很少見的。楊廣再是瘋狂,還是知道輕重的,江淮不能亂,這是底線。在這個時代,江淮地區已經取代關中成了最重要的產糧區了,江淮若亂,朝廷的糧食便不能保證,那時候天下真亂了。

罵完了大臣,但事情還是要解決。

楊廣瞪著二人,慍怒地說道:“你們說怎麼辦?”

虞世基看了看裴蘊,終於一咬牙站了出來說道:“聖人明鑑,臣以為這是吐萬緒在擁兵自重,挾亂賊以要挾朝廷。逆賊劉元進雖然勢大,但麾下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根本無法與官軍相提兵論,所以吐萬緒主力一到,劉元進麾下的逆賊立刻兵敗如山倒,此為本就應該之事。臣以為吐萬緒連戰連捷,怕是起了不該有的心思,這才請求撤兵輸糧。若是天子允了吐萬緒的請求,允許其等到明年再戰,吐萬緒便可藉著這個功夫囤積糧草,招兵買馬,到時候江南則盡為吐萬緒所據。”

虞世基的話已經很直白了,他這個老油條很少這麼直截了當的去指責某人。

虞世基是會稽人,自然希望江南的動亂早日闞平,省得禍害他的家鄉。吐萬緒要等到明年,他當然不願意。況且他素來被關隴世家的人認為是佞幸,雙方勢同水火,所以虞世基逮著機會,自然是狠坑對方。

楊廣聽了,臉色更難看。

“吐萬緒不是說是因為盜匪突襲茅浦,才失了糧草?”

“聖人,此言不可信也。”

虞世基趕忙說道:“聖人,此前吐萬緒便在軍報中稟道‘劉逆水師盡為江都水師所殲滅’,現在又如何出來的水匪?若是江南真的有這麼一支水師,那就讓吐萬緒找出來。吐萬緒這是瞞天過海,混淆視聽,就是讓人以為他真的失了糧草,而茅浦港內的糧草不知道讓他搬到哪裡去了。”

茅浦港的事的確令人生疑。其實吐萬緒自己都沒有弄明白,又如何跟楊廣講明白。眾人不相信吐萬緒失了糧草,自然以為是吐萬緒使得手段,要擁兵自重。

這時一直沒說話的裴蘊也開口道:“聖人,臣以為不管吐萬緒是不是要擁兵自重,都要提前防範。吐萬緒手握數萬軍隊在江南,一旦生亂,後果不堪設想。”

裴蘊此話看似出自公心,但他卻是直接坐實了虞世基對吐萬緒的指證。吐萬緒若是沒有謊報軍情,又何必要防範。

楊廣也對吐萬緒生了懷疑。他本來就沒有多少信任之人,此時聽到兩個寵臣都指證吐萬緒,能不心疑。

“朕對吐萬緒還不夠好嗎?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