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有部下向淵太祚建議,為了方便進攻,可以在小遼水上鋪一道浮橋,透過浮橋,重武器和士兵將可以源源不斷地運送到蓋牟城下。
淵太祚於是命水師向西出擊,與隋軍水師決戰,爭取修橋的時間。而其餘部隊,則拼命衝擊隋軍陣地,修橋部隊跟在登陸船隻之後,一點一點向南延伸。
這道橋連線南北,也分割東西。
雙方水師在小遼水上展開激戰,雖然高句麗人佔據上游,但隋軍水師船堅炮利,雙方激戰一個多時辰,高句麗水師慘敗,又為浮橋所阻,盡為隋軍殲滅。
對於高句麗人來說,雖然境內遼河、鴨淥水等大河眾多,但並不擅長水戰,現存的水師基本上只是一支運輸部隊。
隋軍水師取勝,遂趁機從下游逆流而上,向東發起攻擊。水師之中,二十多艘火船衝向高句麗人新修建的浮橋,浮橋被衝成數截,水面之上,燃起了熊熊烈火,無數高句麗軍隊落入水中。
而此時透過浮橋登岸的高句麗軍隊也沒了退路,史祥乃在水畔對其進行絞殺。這群人可不是韓信,也沒能耐背水破敵,因此紛紛被殲滅在河岸處。
大戰之後,江面到處都是未燃盡的戰船,而高句麗軍隊的屍體更是漂滿了小遼水。高句麗軍隊慘敗,傷亡慘重。
此戰之後,隋軍水師徹底控制了小遼水,淵太祚失去了幾乎全部的水面力量,之後他又指揮高句麗軍隊幾次渡河,都被隋軍水師擊敗在水中。
淵太祚無奈,卻無計可施。
沒過多久,淵摩訶全軍覆沒的訊息傳來,淵太祚大驚失色。這個弟弟是家族中最勇武之人,長於兵事,多立軍功,沒想到戰死在木底城,淵太祚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滿堂將士,聽得淵太祚的哭聲,皆心有慼慼。
這時候這群高句麗人才重新想起隋軍的強大,軍中瀰漫著恐慌與失敗的氣氛,當初的趾高氣揚、躍躍欲試早不知道拋到哪裡去了。
淵太祚最終只得下令除了新城守軍,其本部人馬全軍撤退,返回扶余城。等到黃明禎的援軍到來,淵太祚早逃得不知所蹤。
眾人勸黃明禎趁機拿下新城,為黃明禎拒絕。小遼水是道天然屏障,隋軍依靠水師,可以憑藉少量兵力固守。雖取新城,然此地孤懸小遼水以北,反而首當其衝。
黃明禎遂返回遼東城。
此次高句麗三路伐隋,本是擊敗隋軍的最好機會。然朝中混亂,淵太祚和溫達又相互提防,本就落了下成。高句麗為了這場戰爭,出兵二十多萬大軍,損耗物資、糧餉無數,然折損主力六七萬人,士氣大落,至此之後,再無力向遼東出擊。
而黃明禎靠著這場漂亮的反擊戰,徹底壓服了心懷鬼胎的遼東諸族,給移民而來的中原百姓創造了一個有力的環境。
九月初,黃明禎命令大將全旭向南主動出擊,連克十數城堡,進至原來護兒所部佔領的卑奢城,掃清了整個遼南的殘餘高句麗勢力。
十二月底,高聶率軍趁雪夜出擊,突然擊破高句麗重鎮石城(今遼寧省莊河市莊河城山),徹底關閉了高句麗通往遼南的陸上道路。
溫達屯兵烏骨城,卻無力出擊,只得眼睜睜看著遼南全部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