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雙方再次列陣,這一次燕珍知道疼了,不敢再主動出擊,乃選擇堅守營寨,不與隋軍浪戰。
百濟軍在陣前擺下大營,繼續以重步兵和弩兵遏制隋軍的騎兵。往西高句麗與百濟的戰爭多是以步克騎,因此百濟步兵對抗騎兵的能力很強。
對於百濟軍銅牆鐵壁的防禦,黃明遠當然不會莽撞地撞上去,而是命小股部隊試探了幾次。燕珍在防禦上倒是有一套,百濟軍相互之間配合的也比較默契。隋軍幾次試探,無法破敵,黃明遠便下令鳴金收兵。
當然,戰場之上,黃明遠也按照了與乙支文德的約定,在軍中不顯眼的地方掛起兩盞白燈籠,以示同意乙支文德的計劃。
今日雙方都無心此戰,各自等著夜晚的來臨,因此今日本來應該出現的一場大戰,竟然草草了事。攫欝攫
當夜,溫達和燕珍開始著急忙慌地調兵遣將,準備等待隋軍的到來。
而與此同時,黃明遠也下令二更造飯,三更出發,大軍直搗高句麗軍大營。
雙方之間,有獵人也有獵物,且都準備把對方當成了自己的獵物,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
定下行軍佈置,黃明遠便準備親自率軍前往高句麗大營。
這是一個有些冒險的行為。
這時蔡知運上前勸道:“今敵情不明,或有埋伏。而衛公為軍中主將,不可輕易犯險,還是由末將為前軍,先行攻擊,若是無事,衛公再行進擊。”
張文遠等人也紛紛請求代黃明遠前行。
黃明遠說道:“非我執意要冒險,然左右二軍,皆是新軍,訓練時短,若是打順風仗容易,可若是突遭伏擊,恐驚慌失措,難以應對。況且賊軍若是真有埋伏,其目標也是我,我若不去,對方這場大戲豈不是唱不下去了。”
諸將勸不過黃明遠,黃明遠遂率幽州軍和安東右軍,共計三萬人馬,趁著夜色,向高句麗大營而去。
黃明遠又命人故意將軍隊拉得很長,每人攜帶兩根火把,不過暫時不用。
走在路上,徐哲有些埋怨道:“主公是一軍之主,其安危關係著遼東的未來和數十萬將士的命運,實在不該冒這個險。”
黃明遠笑道:“翁歸,我這不是冒險,而是自搗死地,非如此,不能讓溫達相信啊。”
說著,黃明遠從懷裡將之前乙支文德的那封信遞給徐哲,信上有幾個字已經被黃明遠用紅筆圈了出來。
徐哲一看,心中大驚,這些字連起來竟然是營中有埋伏。
對方在句子藏字,看似隱蔽,但偏偏黃明遠是個現代人,現代人的習慣是從左往右橫著讀,正好讓黃明遠看出乙支文德的暗語。
徐哲忙說道:“主公,這,這······既然如此,主公更不能去赴這個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