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人果然慌了,突然有人拔出刀劍,便向隋軍殺來。
“誅殺隋軍,復興高句麗。”
古神感雖然吃驚,但是卻很鎮定,果然是高句麗的餘孽。幸好隋軍這邊古神感早有準備,提前佈置,雖然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但沒有亂了方寸。
古神感一面令部下以拒馬為防禦抵抗,一面向其餘城門和縣府通報此事。眼看這群人有備而來,來勢洶洶,古神感便知道這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叛亂。
叛亂的敵人肯定不止眼前的這群人。
古神感在城頭留下了一百弓弩手,負責警戒城外,同時做遠端支援。而其餘士兵在在城下持長矛禦敵。
對方雖然看起來氣勢很足,其實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剛一靠近,便被紛紛而下的弓箭手射中。
實際上這群叛軍數量並不多,城中雖然有近千的高句麗殘兵,但派系太雜了。王弓等人為了防止情報洩露,也不敢聯絡多少人,因此今夜被裹脅著造反的不過只有三四百人,並不比東城門的守軍多。
眾人本想著佔著突襲,打隋軍一個措手不及,誰曾想隋軍早有防備。一番弓箭之下,眾人早就懼了。
這些人能歷經多次戰敗而逃亡至新城,不是因為他們有多麼的驍勇善戰,而是因為這群人都是老兵油子,見慣了戰場廝殺,早就學會了各種報保命的本領。
夜色之中,隋軍的長矛發著寒光,讓人不寒而慄。早有人見狀不妙,扔下兵器就逃了。
古神感很快佔據了優勢,但他們也不出擊。也不知道對方有沒有什麼後手,他們的職責是守衛東城門。
東門之外,戴笠篷的弟弟戴笠覆、王弓也從東校場出,向東城門出發。此時他們還不知道城中的盟友都是一群豬隊友,註定要將他們坑慘了。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王弓聯絡了很多勢力,看起來聲勢浩大,但同在東校場的原左引舊部李成民卻不願跟隨戴笠篷等人一同叛亂,反而選擇堅守營寨不出。
李成民雖然是淵太祚的舊將,但他卻看得明白。他很清楚,即使戴笠篷等人能成功佔領新城,也沒有什麼意義。來日會有大批隋軍圍剿此地,他們根本沒有成事的可能。李成民不想跟著王弓他們去流亡。
王弓等人見勸說不動李成民,也沒法強硬地拿下其部,眼看起事在即,也就不管他了。
三千餘人攻打東門,立刻就給了東門守軍極大的壓力。
此時古神感帶著部隊,已經擊潰城中的叛軍,鮮血還順著鎧甲往下流。眼看城外攻勢猛烈,古神感顧不得修整,便帶人又奔赴城頭之上禦敵,只留五十人駐守城門洞子。
透過月光,古神感能看到城下密密麻麻的人影,古神感很清楚,敵人的時間不多,所以一上來便不會留力,他們接下來的壓力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