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為趙仁基說服。
趙仁基和韓鳳二人加在一起,就是寧祖的實力也不及。此時寧祖也不敢跟二人完全決裂,一時有些猶豫。
而趙仁基趁著這個機會,立刻奪取了全軍的主導權。
趙仁基一面派人前往隋軍處通報此事,一面令人關閉寨門,堅守不出。只要西校場的官兵不走出西校場一步,就是說破大天來,這場叛亂也跟西校場的官兵沒什麼關係。
趙仁基還擔心安達兒受戴笠篷等人的脅迫,真的加入到對方的叛亂隊伍中。雖然安達兒是他們的統帥,但趙仁基也不會給安達兒去殉葬的。
眼看趙仁基掌握了局面,寧祖心中滿是苦澀。
寧祖沒有想到,自己的苦心謀劃,還沒能實行,便已經夭折,反而便宜了趙仁基。眼看大部分人已經站到了趙仁基一面,他也無能無力。他直屬部隊不超過千人,若是用強,根本不是趙仁基和韓鳳二人的對手。
寧祖高估了眾人對安達兒救援的心,從安達兒投降隋軍那一刻起,原本纏繞在眾人身上的關係很多就已經解除了。從本質上來說,大家都是降兵,誰也不比誰高貴。
譬如寧祖,若不是投靠了隋軍,他是絕不敢算計安達兒的。
對眾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在隋軍手下生存,這是安達兒教會眾人的。
寧祖正想著怎麼繼續挑唆出兵,趙仁基也把注意力集中到寧祖身上。趙仁基很清楚,今天寧祖的態度很不尋常,因為投降的事情,他跟安將軍有些矛盾,這幾日也顯得不太積極,今日他似乎過於急切了。
寧祖還要再說什麼,趙仁基上前一把握住寧祖的手。
寧祖一驚,趙仁基抬頭看著他,似乎能把寧祖看穿。
“寧兄,無論如何都要以兄弟們的安危為重!我想安將軍能理解我們的所作所為,是不會埋怨我們的。”
寧祖的手被趙仁基狠狠地抓住,他甩了兩下,沒有甩開。此時寧祖擔心趙仁基看出什麼,也不再說話。
說實話寧祖對趙仁基有些發憷,雖然趙仁基不如寧祖勇武,但為人足智多謀,頗受士兵愛戴,就連安達兒對其也很是敬重。與趙仁基共事這麼多年,寧祖很清楚趙仁基手段的狠辣,若自己再出招,他真有可能將自己拿下。
雖然焦急,但寧祖也不敢再說什麼。
趙仁基見寧祖似乎放棄了掙扎,也鬆了一口。他必須安撫住所有人,防止部隊生亂和分裂,若是寧祖真的一意孤行,他還真的為難。
眼看控制住局勢,趙仁基便對眾人說道:“現在安將軍不在,軍心動亂,事態緊急。為了穩定軍心,我等當推舉一人,暫領諸軍,也可應對戴笠篷等人的叛亂。韓將軍功勳卓著,年老德昭,我以為可由韓將軍代為統領,暫領三軍,以定軍心。”
現在趙仁基已經牢牢控制住順義軍的主導權,為了不引得群起而攻之,他便將韓鳳推到前臺。
趙仁基出身不高,在士兵中雖然有威望,但壓制不住諸將。
對於眾人來說,此時也唯有老將韓鳳最適合暫領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