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末靺鞨居靺鞨的最南方,地處徒太山(一稱太白山,今長白山)北,依粟末水,南與高麗為鄰,西接契丹,大體分佈於以今吉林市為中心的松花江中游地區。
大隋開皇年間,位於高句麗與靺鞨邊界的粟末靺鞨的厥稽、忽賜來、窟突始、悅稽蒙、越羽、步護賴、破奚、步步括利八部,部眾數千戶,因不願臣服於高句麗,在首領瞞咄與其弟突地稽率領下,從扶余城西北舉部南下,內附隋朝。隋文帝將他們安置營州居住。
這次粟末靺鞨內附,導致留在慄末水的慄末部元氣大傷,再無力與高句麗抗衡。
高句麗人之後不斷北侵,壓縮著慄末部的生存空間。
直到之後慄末部首領乞乞買利整合剩下的十多部,統一粟末靺鞨,又和周圍的各部組成聯盟,共抗高句麗,才勉強擋住了北侵的高句麗人。
此時慄末部的大營在後世的吉林市附近,背靠慄末水。
俞紹先受命之後,從扶余故城沿著慄末水一路向東,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慄末部。
可對方一聽到他是高句麗人,直接將他給綁了。
高句麗和靺鞨人打了數百年,靺鞨人對高句麗人是恨之入骨。尤其是慄末部,數任酋長都死在高句麗人的手上,結下的仇怨是數也數不清,仇深似海。
若不是俞紹先一看形勢不對,趕緊拿出高建武給他的國書,直言有要事見靺鞨部酋長,對方怕是直接將他給砍了。
雖然暫逃一死,但對方顯然不會給他好臉色。
這群靺鞨人將俞紹先和隨從綁了起來,推推搡搡地帶到部落之中。
沿途有人聽到俞紹先他們是高句麗人,無不面帶兇狠,目露兇光,似乎要將他們吃了一般。
此時的慄末部雖然已經開化,但只是相對其他部落。其部落內部仍舊保持著不少原始部落的荒蠻習俗,比如宰殺俘虜祭祀,甚至是烹煮俘虜。
在缺衣少食的原始部落裡,沒有什麼是不可以吃的,人和四隻腳的牛羊沒什麼區別,或許人不如牛羊好吃。
公元304年,當時還是“八王之亂”。幽州刺史王浚引進慕容鮮卑來對付成都王司馬穎。慕容鮮卑乘機大掠中原,搶劫了無數財富,還擄掠了數萬名漢族少女。回師途中一路上大肆姦淫,同時把這些漢族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時,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王浚發現後,要慕容鮮卑留下這八千名少女。慕容鮮卑一時吃不掉,又不想放掉。於是將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於易水,易水為之斷流。
因此眾人將俞紹先帶到部落之中,便架起大鍋,準備烹煮了這些人。
高句麗開化了很多年,雖然祖先也是吃人吃過來的,但他們早就不這麼做了。更何況今日不是吃人而是被人吃,因此眾人見到這種場面,哪裡還能淡定,早就嚇得腿都軟了。
看到他們這麼狼狽的樣子,經過的靺鞨人紛紛大笑。
俞紹先雖然也是久經沙場之輩,但也沒見過這種場面,再是不怕死的也不能對此無動於衷。可俞紹先很清楚不能將這種恐懼給帶出來,否則必死無疑。
因此俞紹先裝作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一路走到慄末部的大帳,倒是讓周圍的靺鞨人趕到一陣驚奇。
乞乞買利三十多歲,“金辮髮垂肩,留顱後發系以色絲,用珠玉為飾。”“綴野豕牙,插雉尾為冠飾。”大馬金刀的坐在帳中。
(如果想象不出來乞乞買利的樣子,參照明朝建州女真人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