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大隋地域廣大,也不可能總是將目光盯著遼東。只要慄末部擊敗隋軍一兩次,或者是截斷隋軍的補給,隋軍必退。
這也不是厥稽利哥自以為是,而是這麼多年了,漢人與他們打仗就是勝了也很難佔據其地,尤其是在遼東這片價值不大的地方。當初曹魏攻滅高句麗,燒了丸都山城,高句麗不也很快便又復起。
漢人對於遼東以北,並沒有什麼野心,這是漢人和胡人共同的看法。
只要讓漢人感受到他們的決心,漢人便會知難而退。以前,他們的祖先都是這麼做的,且多是成功了。
但問題偏偏是黃明遠有這個野心。
厥稽利哥建議,可以將目光放在扶余城上,若是能佔領遼東最好,即使不勝,估計隋人對地處北面的扶余城野心也不會太大,他們可趁機取之。到時候從扶余城往北直到慄末水將全是慄末部的地盤,慄末部必將實力大增。
即使慄末部不敵隋人,大不了便向隋人請降。聽說隋朝皇帝最是大方,只要願意向他稱臣,各種賞賜絕對超乎想象,興許對方一高興便將扶余城等地直接送給慄末部了。
眾人聽到厥稽利哥的話,紛紛振奮,連乞乞買利也是躍躍欲試。
若是敗了,大不了就退回慄末水,隋人反正不能跟過來,但若是勝了,他們就將成為遼東新的主宰。
這種險值得一冒。
這個時代,因為資訊傳播的原因,各國相互之間,資訊交流極其不暢。此時慄末部甚至都不知道隋軍的主帥是誰,更不清楚黃明遠的威名。
當然慄末部也不想知道,愛誰誰。
在叢林山地,雖然胡虜的裝備、戰鬥力並不如中原部隊,但仗著有利地形,並不是不能與中原王朝一戰,這也是慄末部的底氣,也是他們能夠和高句麗人周旋數百年的重要原因。
乞乞買利的野心很大,大到整個白山黑水。
在乞乞買利看來,若是能趁此機會,聯合靺鞨各部,就像之前的鮮卑人、高句麗人一樣,建立一個靺鞨人的國家,那麼他將會閃耀整個靺鞨的歷史。
乞乞買利和俞紹先約定,乞乞買利可以聯絡靺鞨各部共同出兵,但空口無憑,靺鞨人也不能幹為高句麗人做事。高句麗人必須交給靺鞨人三萬具刀槍,五千張弓,五十萬支箭,一千具鐵甲,三萬具皮甲,五千匹戰馬,其餘物資無算。
俞紹先聽了一陣頭大,高句麗人剛才從扶余城離開,手中物資本就所剩無幾,若是按照慄末部的要求,把他們賣了都付不起啊。
最後俞紹先與乞乞買利一陣討價還價,雙方約定高句麗人先給慄末部一半的物資,剩下的在擊敗隋人之後再行支付。
這些物質都是厥稽利哥建議乞乞買利要的,他的獅子大開口連乞乞買利聽了都大吃一驚,這麼多的物資,他見都沒見過,高句麗人願意先支付一半,他已經很滿意了。
慄末水之地,物產豐饒,很多民族住在深山老林之中,吃喝不愁,但若是發展,卻是很困難。
這麼多的物資,甚至足以支撐慄末部成為靺鞨人的霸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