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章 賑災胡虜

遼東之地,原有各族百姓兩百萬人左右,其中漢人數量差不多有十分之一,主要分佈在遼東城等靠近遼河的地方以及遼南地區。其餘各族包括高句麗人、扶余人、靺鞨人、室韋人、契丹人等,還有相當一部分混血民族,則分佈在廣袤的遼東各地。這些民族來源複雜,相互語言、文化、習俗不同,矛盾頻發。

等到大隋往遼東移民了數十萬人口,漢人的數量才勉強佔到三分之一,而且仍舊多集中在遼中、遼南等地。

在高句麗人撤退之前,為了給隋軍制造混亂,便大肆誣衊隋軍,引起恐慌,煽動百姓作亂。各地的百姓不瞭解真相,紛紛逃散到各地。

還有一些受高句麗人煽動的地方武裝,劃地自守,抗拒隋軍的管理,甚至與隋軍為敵。

雖然隋軍在遼東各地有強兵壓制,但各地動亂依舊不斷。

黃明遠知道,短期內使得遼東如中原腹地一樣的確不可能,但也不能讓遼東成為“中國的巴爾幹”,動亂的火藥桶。

為了安定地方,黃明遠先是在各縣設定了剿匪司,把各縣已經不再有人居住的山城紛紛隳毀。

又採取剿撫結合的方式,儘量減少動亂。

而且黃明遠還下令,凡有三代以內漢人血統的,不論是父親、母親還是祖父、外祖父,都可以加入漢籍。光憑此策,便有數萬人入籍。至於其中是真是假,黃明遠並不在乎,漢人認同的是文化,又不是單純的血脈。

黃明遠還讓人在各縣建設學校,凡胡族的大族子弟都可以上學,甚至是強制上學。等到這批人成長起來,給各地帶去漢文化,料想胡虜怕是不存在了。

黃明遠不能殺光所有人,那是自取滅亡。黃明遠要的是以漢文化為主體思想,各民族團結在以漢族為核心的民族組成中。

這兩年遼東因為戰爭,極其睏乏,很多地方農業生產停滯。再加上高句麗官府為了打贏這一仗,橫徵暴斂,苛捐雜稅繁多,完全不顧百姓的死活。各地的一些胡人百姓,紛紛無以為繼。

而這個冬天極其寒冷,天寒地凍,牛羊牲畜不少都凍斃。原本還能靠著打獵、捕魚勉強為生的各族,終於支撐不下去。

如此寒冷的季節,連吃草都困難。

先是各地出現哄搶糧食的局面,甚至後來出現了人吃人的慘像。不少部落內部生亂,眼看無數人就要凍死、餓死在這個冬天。

襄平城內,不少人對此是喜聞樂見的。

就連乙支文德也感到這種事太正常了,以遼東的苦寒,哪一年沒有三個五個的族群直接凍亡在山林之中。

幸好漢人因為一年多的經營,生產、生活初具規模。今年又是大豐收,還有官府幫著賑災,因此這個寒冬對他們影響不大。

“凍死這群胡狗最好,到省得我們動手了。”

不少人紛紛點頭稱是,頗有些幸災樂禍的樣子。對於漢人來說,剛結束了與胡人數百年的戰爭,著實對胡人沒有什麼好感。很多人對於胡人第一反應就是殺,什麼平等、自由是不存在的。

胡人,那算人嗎?

大將軍府當然不在意這些胡人的生死,但卻不能使這些胡人成為遼東動亂的根源。因此大將軍府還不得不重視此事。不過對於怎麼處置這些胡人,眾人說法不一。

黃明遠乃召集諸將議事。

此事關係重大,因此以鄧議為首的文官暫時都不說話。倒是一眾武將,態度都很堅決,覺得這是一個覆滅胡虜的好機會。

黃明遠看著眾人問道:“你們真的覺得凍死這些胡人就是最好的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