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玄感聽後笑了笑,卻不再提稱帝之事,卻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被李密勸住了。
這時李密又說道:“楚公,韋福嗣之人,原非同盟,實懷觀望,每每畫策,皆持兩端不可輕信。”
楊玄感說道:“法主放心,我以真心待人,人必以真心待我。”
李密有些焦急,忙說道:“楚公,韋福嗣不可信也。明公初起大事而奸人在側,聽其是非,將來必為所誤,李密請公斬韋福嗣,以正視聽!”
楊玄感有些不悅地說道:“何至於此!”卻是不願再聽李密進言,而讓李密退下。
楊玄感知曉李子雄、胡師耽、韋福嗣、李密等人之間的齷齪爭鬥,但他並不以為意。而且楊玄感有時候故意使幾人爭鬥,來平衡各方之間的關係。但今日李密卻是要楊玄感誅殺韋福嗣,卻是讓楊玄感感覺李密逾越了底線。
眾人之間爭鬥可以,但不能誤事。
楊玄感雖然聽從了李密的建議,不再提稱帝之事,但是對李密卻越發冷淡,覺得李密無容人之量。
李密退下來之後,對身邊的人說道:“楚公為人好反而不欲勝,我們怕是都要成為隋軍的俘虜了!”
楊玄感聽到之後更加憤怒,雖然沒有處置李密,但二人之間再沒有當初剛造反之初的親密了。
但李密此時由不知。
眼看局勢有些僵持,北面的屈突通又在河陽頻頻發動攻勢,楊玄感有些支撐不住。他手下的烏合之眾本就沒有太強的戰鬥力,來得快散的也快,眼看局勢越來越掙扎,不少心思活躍的人已經悄悄開溜了。
這時李子雄建議道:“屈突通這個人精通軍事,且其部乃是正軌禁軍,戰鬥力精良,一旦讓其部渡過河來,那就勝負難分了,我們不如分兵抗擊。屈突通不能渡河,那麼樊子蓋、衛文升就會失去援助。”
這時李密站起來大聲說道:“老將軍此言不妥,我軍本就人少,若是再行分兵,怕是會被對方各個擊破。此時最好的選擇便是放棄圍攻洛陽,向西進擊關中。”
李子雄聽到李密竟敢敢質疑他,立刻便怒了,對著李密怒斥道:“你這小兒,經過幾次戰陣,老夫戎馬生涯數十載,你難道比老夫還更懂兵法?”
“老將軍,行軍打仗靠得也不是年齡!”
“你放肆!”
這時韋福嗣也站出來說道:“李密,你再是自詡天下無雙,也沒得看不起李老將軍吧,李老將軍南征北戰這麼多年,看你把李老將軍氣得。”
“我!”
此時眾人皆上前,七嘴八舌地斥責李密,李密這才發現既然無人為自己說話。
大帳之中一地雞毛,雖然李密極力勸諫,最後楊玄感還是選擇分兵據守,再戰洛陽。看著越來越崩壞的時局,李密心中陷入了深深地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