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件小事

駐營的高句麗軍隊,主要分為兩部。一部約三千人馬為平岡公主之子溫布統帥,是為高建武的嫡系部隊。還有一支約五百人的隊伍,為淵太祚部下將領陳應龍指揮,負責衛戍淵太祚一家。

淵太祚很清楚,在他南征期間,高建武絕不會突然動手斷自己的後路,那不過是白白便宜了隋軍。因此他沒有必要留過多部隊在營地來看守高建武,浪費兵力。

對於高句麗來說,未來的權利走向取決於淵太祚這次南征的勝敗。任憑高建武如何折騰,只要他大勝回還,高建武還是跳不出他的手掌心。當然若是敗了,即使留再多軍隊,他怕是也無力壓制高建武了。

因此陳應龍所部,往日裡只駐紮在淵太祚府上,不參合營地內任何的軍事防禦。至於修城也好,加固防禦也好,都是高建武命溫布折騰的事情。

不得不說,雙方的各不限制,實際上給了高句麗一個穩定的局勢,若是這種局勢不被打破,高句麗有可能會迎來一波迅猛的發展期。

······

高句麗營地。

三月末的慄末水地區,不時還能看到零星的降雪,更多的是連綿不絕的陰雨天氣。天地間還是一片蕭瑟,只要那不時冒出的零星綠色,才能告訴人們春天來了。

這兩日官府督促的狠,眾人沒日沒夜的修建城牆,不少人都累病了。營地裡成年的男丁早就被招入軍中,剩下的幾千百姓,大多是十到十五六或者是四十到五十歲左右的男丁,要麼還未成年,要麼已經過了壯年。

營地內缺少足夠的工具,眾人多是徒手勞動,肩扛手提,能不辛苦。

但官府說得言之鑿鑿的,若是不把城牆修好,等到隋軍打過來之後,整個營地都倖免不了。

但姜七不這麼認為。

扶余城的城牆不比這高,也沒擋住隋人。要是這麼個土堆就能擋得住隋軍,那麼高句麗也不至於逃到這麼個苦寒之地了。

姜七姓姜,或許幾百年前跟姜以式還是一個祖宗,反正姜七自認出身平壤姜家,真的假的誰也不知道。

“再這麼幹下去,咱們都得累死。”

姜七才四十歲,無兒無女的老光棍一個。按道理他這個年齡也得在軍中當兵,但他一個潑皮無賴,又滑不留手,實在沒人要。現在被拉到工地上幹活,全部的精神也放在偷懶上。

雖然姜七如此說,但沒人理他。營地的糧食都是配給制,你可以不幹活,但也沒糧食吃,活活餓死你。

對於這些高句麗人來說,上等民族做習慣了,實在是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

自去年冬天到現在,不說大大小小各種衝突,連大規模的叛亂都發生了三次,小朝廷收繳了普通百姓全部的糧食和財務,然後將普通百姓當作牛馬一樣,在這裡人活得根本不像人。

當然高句麗小朝廷也有理由,不集中部落全部的力量,如何反攻遼東。

可對於姜七這種普通人來說,反攻遼東,反攻你媽的蛋,跟他有什麼關係啊。

不少跟著淵太祚北上的老百姓都後悔不跌,很多人都想盡辦法逃走。但光是冰天雪地就阻擋了大部分人的腳步,南逃的幾乎沒有活下去的,都成了荒郊野外的冰雕。

而且就算你僥倖不死,外面還有無數巡邏的騎兵。對於逃營之事,淵太祚壓的緊,一旦發現,全家誅殺。沒辦法,沒了人,他還建什麼小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