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揚來到楊佶的營帳,告知了楊佶此事,楊佶便說道:“若是崔民象僅勸大父返回長城之內,我尚可以替他進言,但現在崔民象滿嘴胡言亂語,又提到什麼盜匪、返京等事,這讓我怎麼替他進言。這時候誰替崔民象說話,便是跟大父過不去。”
黃維揚有些沉默,然後才說道:“太孫殿下,難道就眼看著崔民象這個忠臣被殺。而且我相信義成公主絕不會在這種事上隨意構陷始畢可汗,所以此事怕是十有八九是真的。若是始畢可汗真的派兵突襲天子車駕,而我們又趕到了孤懸在外的安北城,到時候退都退不走。”
楊佶對於黃維揚的判斷還是比較信任的。
楊佶想了想,便說道:“崔民象的事你別管了。至於始畢可汗那,你身邊應該有衛公留下的豐州出身的護衛吧,你選幾個出過塞的,識得道路的交給我,我派遣一支斥候部隊向四面八方探尋,若是始畢可汗真的叛亂,必有徵兆可察。”
黃維揚點點頭,便離開了楊佶的大帳,現在也只得按照楊佶說得辦了。
不過黃維揚並不準備將崔民象的事情置之不理,他不能容忍一個忠臣被冤殺而視若無睹。
君子固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黃維揚毅然決然地前往楊廣的大帳,準備為崔民象求情,不過很快被身為衛尉卿的叔祖黃玠給攔住了。
黃玠自起復之後,一直低調的很,幾乎是不問政事,衛尉寺的事情也全交給衛尉少卿李淵。不過他身份特殊,又是先元德太子的嫡系將領,在朝中地位倒是很高。
黃玠見到黃維揚,便說道:“雕郎,你不準去見天子,天子現在喜怒無常,這時候不是你可以逞能的。”
黃維揚說道:“二叔祖,若是父親在,他也一定會出面直言的。”
黃玠見黃維揚態度堅決,便毫不留情地說道:“我相信你父親會秉公直言,但你不是你父親,他是大隋的大將軍,你只是大將軍的兒子。你現在出去,代表的是你父親,你不要給你父親招致災禍。”
黃維揚聽到這些話,原本鼓起的勇氣立刻就洩了。叔祖說得對,自己的確不能給父親製造麻煩。
黃維揚有些喪氣地回到自己的營帳,很快崔民象被殺死的訊息便傳來。
崔民象被處死時,猶自開口諫言,憤怒的天子下令將崔民象的下巴給活活掰斷,然後亂棍打死。
崔民象到死都在進諫。
黃維揚心中百感交集,眼眶微紅,忠臣孝子不應該落到這樣的下場。
黃維揚讓人偷偷去將崔民象給安葬了,他知道沒有人膽敢給崔民象收屍,他不能讓這樣的忠臣暴屍荒野。
雖然這樣或許會觸怒天子,但若是父親在,一定會去做的。
弟弟黃維烈對於兄長的做法有些不解,崔民象當著眾人的面大罵兄長,兄長不僅不以為忤,反而為其收屍。
黃維揚告訴弟弟,自己不能像崔民象一樣,直言進諫,已經有違為臣之道,心中羞赧。可若是連為崔民象收屍都不敢,那心中那股正氣便真的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