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啟民可汗去世之後,身為可賀敦的義成公主便帶著兒子阿史那維翰離開了位於達蘭堆的突厥牙帳,遷到了南床山(今蒙古國西南南戈壁省南)的比干城(漢受降城,今蒙古國巴音布拉格古城址)。
雖然按照突厥人的習俗,義成公主在啟民可汗去世之後,再嫁始畢可汗,從始畢可汗的後媽成了始畢可汗的的老婆。但有兵有權的義成公主自不會甘願行那禽獸之事,因此她與始畢可汗的夫妻之名,也成了名義上的事。
此時大隋尚威望崇高,而義成公主手中有上萬的軍隊,還掌握與大隋的互市權利。始畢可汗也不敢貿然用強,得罪了義成公主,便隨她去了。
義成公主嫌棄始畢可汗粗鄙、貪婪又暴虐,再加上他咄咄逼人的態度,不願整日與始畢可汗相處,便離開突厥牙帳,來到了牙帳以南的比干城。
受降城位於高闕西北,靠近豐州,西漢時期為接受匈奴貴族投降而建。雖處戈壁之中,但金山延伸到此,生成許多戈壁綠洲。
義成公主遷居於此,既可以依託城池進行防守,又能透過高闕塞很快獲得大隋的支援。
經過數年經營,義成公主母子手上也有接近兩萬帳,下轄四個萬騎,差不多兩萬騎兵,是整個東突厥僅次於始畢可汗的勢力。
義成公主自來到比干城,大權在握,隨心所欲,別提多舒服,再加上兒子阿史那維翰很孝順,倒也沒有多少煩心事。
這一日她正聽戲,忽聽說大隋天子巡幸安北城,便吃了一驚。
天子出巡,一般都是尚在洛陽之時便通知自己前往塞內見駕,這一次怎麼都出塞了,還沒有人來邀自己。
義成公主滿是疑竇。
義成公主最初以為是天子對其不滿,故意落自己的面子,以示警告。但很快她便推翻這個想法。
這兩年天子的賞賜並不比之前少,也沒有與自己發生什麼齷蹉。每到元旦、中秋和自己的生日,都有洛陽派來慰問的使者,按道理來說,不應該出現這種事。
不怪義成公主狐疑,而是始畢可汗擔心義成公主知道此事,便秘密派人埋伏在大隋通往比干城的道路上,送信的使者全部被突厥人所殺,義成公主自然不知。
義成公主早就不是當初那個稚嫩的小娘子,感覺到不對,她立刻派人前往牙帳和安北城,探察究竟。
這一查不要緊,義成公主發現,有大批的突厥軍隊在調動。這些調動軍隊中,甚至有一些都是位於額根河一帶抵禦韋紇人的部隊。
如此大規模的軍隊調動,當然引起義成公主的警覺。義成公主第一反應便是始畢可汗想對自己動手。畢竟自己這兩萬帳始畢可汗可是眼饞了好久了。
始畢可汗實力遠大於她,一旦始畢可汗要對她動手,她必然是無法應對的。
但義成公主很快又發現,這些軍隊調動方向跟自己無關,而是向著安北城方向。
義成公主更驚疑了,始畢可汗到底要幹些什麼,他難道準備入侵大隋。
義成公主連忙聯絡他的盟友阿史那俟利弗,但阿史那俟利弗也語焉不詳,只是說始畢可汗調動軍隊為了迎接大隋天子巡幸。
義成公主心中止不住地忐忑不安,她決定親自帶著親衛前往突厥牙帳,這裡畢竟是整個大突厥的政治核心,必然會有什麼蛛絲馬跡。
義成公主到了牙帳,始畢可汗不在,牙帳中的人告知她始畢可汗南下去迎接大隋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