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八章 大好頭頸,誰當斫之

黃玠守住了雁門城的西門,實際上便是徹底挫敗了皇甫偲等人的陰謀。雖然之後乞伏周等人按照原本籌劃的,在城中放火、生亂、造勢,但已經沒有什麼意義,很快為聞詢趕來的隋軍所殲滅。乞伏周在混戰之中被殺,而柳謇之則被生俘。

一眾主謀,除了李安遠僥倖逃脫性命,其餘或死或俘,全被拿下。

楊廣沒受到什麼驚擾,但剛收到黃玠的報信時,驚慌異常,若不是眾人攔著,就讓宇文述率人護送他突圍了。

不得不說,楊廣在這一次雁門之圍中,表現的實在太差勁了。又是抱著兒子大哭,又是慌張的要突圍,以往的天子之威嚴蕩然無存。

也就是從這一次開始,楊廣身邊的人發現楊廣其實也就是一個凡人,看起來威風八面,其實也會恐懼,也會慌張。而在此之前,他在眾人心中,即使是一個暴君,也是一個可怖的暴君。

於是御極天下達十年之久的楊廣終於跌落到了凡間,無數人各種各樣的野心噴薄而出。

就連在楊廣面前唯唯諾諾、膽小甚微的虞世基也敢於大大方方地矇騙天子了。天子是人又不是神。

不過皇甫偲等人的叛亂被平定之後,楊廣的膽氣又來了。

或許是這場叛亂驚到了楊廣的小心臟,使得楊廣滿是怨恨。他下令凡是參與叛亂者,無論主從,一律誅殺,夷三族;主犯柳謇之則被腰斬。就連皇甫偲這些死人也不放過,全部肢解其屍體。

似乎只有處置這些失敗者,才能使得楊廣一舒胸中之惡氣。

當然一開始便被皇甫偲等人控制的張瑾也沒有落到好下場。

幸好皇甫偲將張瑾囚禁起來,旁人不知道其情,以為張瑾堅貞不屈,令符也是被皇甫偲奪去的。

張瑾也以此推脫自己沒有從賊。他因為性格懦弱,不與人爭鬥,朝中與其交好的人不少,於是朝野內外很多人為其進言開脫,楊廣這才沒有將其以從逆處置了。不過終究是張瑾的失職導致西門差點被叛賊攻破,張瑾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被天子革去官職,除去名籍。

楊廣又下令追查附逆之人,凡是與皇甫偲等人有牽扯的,一律處置。一時之間,城中聞反賊之名而色變,朝堂內外,數百人牽扯到叛亂之事,被下獄問處。更有人在此或排除異己,或渾水摸魚,朝堂內外,紛繁雜亂。

納言蘇威眼看局勢越來越亂,忙進言楊廣,此時雁門尚未解圍,終需以守城為主,不可因叛亂之事,導致城中人心浮動,耽擱了守城。

楊廣還是擔心自己的安危,怕耽誤了守城之事,這才允了蘇威的奏請,沒有使得這場亂後處置繼續擴大化。

不過經歷了這場內部叛亂,楊廣更加不信任朝中的官員。

皇甫偲、李安遠、賀若祥、賀若協、乞伏周等等一大批人都是關隴子弟出身,當初的二代、三代。

今日眾人聯合起來叛亂,很難講不是關隴世家已經聯合起來要造反了。

對於楊廣這種從小便生活在權利頂峰的人來說,或許治國安邦的能力不那麼突出,但是權力鬥爭是一刻不敢忘的。

楊廣與關隴世家不是階級上的矛盾,而是權利分配的矛盾,並非你死我活。只是楊廣控制不好這個度,面對關隴世家,一直顯得咄咄逼人,最後雙方鬧崩,才落得要分道揚鑣。

這一次叛亂,雖然遠不如當初楊玄感之亂那麼規模龐大,但其實帶來的訊號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