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羅遏魯聞之大怒道:“這漢狗太無禮了,攻下此關,一個不留。”
於是同羅遏魯指揮部隊攻打飛狐關。
此時的同羅部已經可以熟練的打造攻城器械了,於是軍中搭起十餘架雲梯,一架雲梯上有十數人,周圍用木板遮護。眾人向隘口衝來。
鐵勒人在營中,擂鼓四起,關下士兵射箭掩護。
張儉站在城頭,望見城下的胡虜竟然打造出雲梯攻城,於是命部下各執火箭,分列關隘兩側,待雲梯近城,一齊射之。
鐵勒人屬於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各軍並不擅長使用雲梯攻城。
於是關上火箭齊發,雲梯盡著,梯上軍士多被燒死。城上矢石如雨,鐵勒人在狹窄的隘口無處躲避,紛紛後退。
同羅遏魯眼看雲梯攻城不順,又令人拉來衝車,四面鼓嗓,吶喊而進。
張儉又急命士兵運來石塊,從石頭上鑿眼,然後用葛繩穿過,做成飛石,等到胡人的衝車來到關下,便用飛石捶打。鐵勒人不防,衝車皆被隋軍打折。
同羅遏魯大惱,卻無計可施。
鐵勒人晝夜相攻,同羅遏魯為了破關用盡了心思,但張儉據險自守,從容應對,見招拆招,沒讓同羅遏魯佔得丁點便宜。
等到黃明遠趕到飛狐徑,此雄關要道仍舊掌握在隋軍手中。
見到黃明遠,張儉雖然心情激動,卻是從容不迫,對於黃明遠的問題也是對答如流,很有大家風範。
黃明遠對張儉的從容應對很是讚賞,小小年紀,不卑不亢,已經是有大將之風。黃明遠已經很少對人如此高看。此子從歷史上的表現來看,天賦不錯,多加培養,又是一員良將。
眼看張儉只是一個小小的鷹擊郎將,於是命其為麾下親將,兼領大將軍府兵曹行參軍。
張儉今日,一步登天。
黃明遠率領大軍趕到飛狐關後,同羅遏魯反應很快,立刻收縮防線,退了回去。
當今整個同羅部中,同羅遏魯也算是一流的名將。
黃明遠並不想在飛狐與同羅部戰上一場,因此並不阻攔同羅遏魯的撤退。不過黃明遠讓人給同羅遏魯送了一封信,讓他代為轉交給同羅斜也,黃明遠率軍西進,舊友重逢,為敘舊情,請同羅斜也至靈丘城一會。
同羅遏魯之前收縮防線,只是因為謹慎,但現在聽聞對面的統帥是黃明遠,心中大驚。對於同羅部的人來說,黃明遠是揮之不去的夢魘。
同羅遏魯也知道自己恐不是黃明遠的對手,於是連夜整點兵馬,向靈丘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