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二章 失信於人

於是蘇威只得請求天子重新斟酌封賞之事,至少也得在大隋承受範圍以內啊。

楊廣素來吝嗇對朝臣的封賞,到目前為止,整個大隋有接近一半的郡都沒有太守,至於六部九寺官員缺的更多,可見楊廣得多不喜歡封官。

蘇威報上來的封賞人物,楊廣也驚呆了,這麼多人,如何能夠盡封。於是楊廣便下令蘇威、宇文述、裴矩、裴蘊、虞世基五人重新商定對“雁門之圍”功臣的封賞。

雖然楊廣沒有直言毀約,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蘇威等人秉承楊廣的心意,於是將原本的重賞改為“一戰得第一勳者進一階,其先無戎秩者止得立信尉,三戰得第一勳者至秉義尉,其在行陳而無勳者四戰進一階,亦無賜。”

即只有得第一功的才能晉升一級,而沒有軍職的,六品官是不要想了,只有個從九品的立信尉,其餘的有職務的,基本上能混到提升一級,已經算是榮幸了。至於賞賜物品,全都沒有。

一眾文武看到這就怒了,被圍雁門的時候,說得好好的,怎麼一解困了,就翻臉不認人了,要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嗎?

作為忠臣的樊子蓋見此,心知若是真的按照這個新標準,怕是會軍心喪盡,於是堅持向楊廣請求,認為不應該失信於人。

楊廣見樊子蓋連自己定下的事情也能反駁,心中大怒,於是斥責道:“你這麼關心士兵的封賞,難道要收買人心嗎?”

楊廣的話已經算是誅心之論,就是黃明遠在這裡也頂不住。於是樊子蓋大懼,再也不敢說話。

封賞便按照這個新制定的標準實行下去。

到了軍中,幾乎譁然,原本以為能夠封妻廕子的眾將,此時對封賞的滿腔期待,都化作了對朝廷的怨恨。

封賞還沒完,楊廣又開始秋後算賬。

雁門之圍的時候,內史舍人蕭瑀反對突圍,便被楊廣忌恨上了。蕭瑀之前因為和楊暕陷害鄭言慶的事情,很是被楊廣冷處理了一段時間。後來蕭瑀的兄長蕭琮身死,楊廣為了提攜後族,便再次對自己從小看大的小舅子委以重任。蕭瑀因此當上了內史舍人,委以機務。

不過蕭瑀老是諫言,惹得楊廣很是厭惡。這次他反對突圍,讓楊廣以為蕭瑀是不在意自己的生死,於是說道:“突厥狂悖,勢何能為!少時未散,蕭瑀遽相恐動,情不可恕!”於是將蕭瑀貶為河池郡太守。

同樣在雁門之圍中立下大功的右侯衛將軍楊子崇,也被貶斥。楊子崇是楊廣的族叔,在楊廣出巡安北城的時候,也曾勸楊廣“突厥必為寇”,屢請早還京師。

當時楊廣沒有發作,但回京之後,卻以“子崇怯懦,驚動眾心,不可居爪牙之官”為由,將楊子崇貶為離石郡太守。

楊廣本來就嚴苛,這一次發起狠來,竟然連自己的妻舅和族叔都不放過。眾人對其更是寒心。

此時楊廣因為雁門之事,有些灰心,更聽不得別人的勸告。往常臣子諫言,只是逆耳,楊廣也把他們歸結為求名,一般不作處置。

但現在因為雁門的事情,楊廣彷彿認為全世界的人都在嘲笑自己的識人不明,他做了半輩子的“天可汗”,此時轟然倒塌,更使得楊廣滿是羞辱。現在只要一有人勸他,楊廣便感覺是譏諷他,恨不得將其弄死。

不管別人能不能忍,楊廣反正不能忍。於是他的行為也越來越粗暴,越來越不可理喻。似乎在別人嘲笑他之前弄死對方,對方就不會嘲笑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