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噠噠”的馬蹄聲踏過天街,一路往東。
楊佶坐在馬車中,望著馬前騎在馬上的黃明遠,滿是不解。
下著小雨,又風寒浸骨,衛公如何這麼倔強,非得淋雨。先生說這是與士卒同甘共苦,可將軍和士卒本就不是同一類人,平時做做姿態便可,怎能真的為此而丟了士人大夫的姿態。
楊佶不理解黃明遠,黃明遠也在思索著楊佶。
單是一場淋雨,此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若是楊昭在這裡,即使他身體不好,他也一定會陪著自己淋雨的。
無他,因為楊昭就是這種人。
長子維揚說,現在皇太孫在皇宮之中,越發有太孫威嚴,又講究君臣尊卑。弄得維揚也不太敢親近皇太孫。雖然皇太孫對待維揚,還是一副禮賢下士的樣子,但維揚感受的到那份高高在上。
皇太孫越長越成為第二個天子了,他不是楊昭,也成不了楊昭。
楊佶掀起簾子,輕聲對馬前的黃明遠說道:“衛公,好好妹妹在遼東可好?”
楊佶還是沒有放下對好好的心。
好好家世顯赫,黃明遠是最好的助力。而好好本人也傾國傾城,又賢良淑德,楊佶無論怎麼看,都認為好好是最好的皇太孫妃人選。
只是大父一直不鬆口,衛公似乎也不願意將好好嫁給他。
但楊佶不甘心,才會忍不住向黃明遠開口。
雖然有些突兀,但大家一起長大,也不算失禮吧。
黃明遠知道楊佶的心思,便故意說道:“勞殿下費心。我在遼東給好好建了一所書院,好好現在做了書院山長,一心沉浸在教書育人的事業中。”
楊佶有些吃驚,那個平日裡不怎麼說話的女子,也可以做山長。
於是楊佶脫口而出道:“衛公,這女子如何能教學,還做山長,這不是牝雞司晨,陰陽顛倒嗎?”
楊佶不是老夫子,但受宮廷教育影響,很忌諱女子做男人的事情。
黃明遠卻是不以為然地說道:“好好是本公的女兒,只要她願意,就是要天上的星星,我也會想辦法給她摘下來,又何況是一個小小的書院。”
言語間,頗為自詡。
楊佶有些沉默,總不能說黃明遠太寵女兒。
不過楊佶仍然沒有放棄,好好在衛公心裡地位越重,娶了好好便更能獲得衛公的支援,這種好處,不是一點半點小事可以影響的。
大不了,娶回家自己親自教便是了。
二人不再說話,一路往城門而去。
到了城門處,送行的文武百官齊聚。
黃明遠望著洛陽雄城,惜別二子,踏上了北上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