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三章 內鬥不止

同羅朵兒一行人殺出賽音山城,向北突圍,沿途除了像跗骨之蛆一般始終擺脫不掉的追兵,還有隋軍層出不窮阻擊。

與同羅朵兒向比,張文遠手中就是人多。

攻破南關之後,張文遠便料到一旦同羅朵兒守不住城池,必會選擇突圍。而突圍方向,往南是隋軍,往東有山阻隔,往西的突厥,最有可能的便是往北。因此張文遠早就提前命奚人埋伏在賽音山的北側,對突圍的同羅部進行阻擊。

這些奚人與同羅部仇深似海,往常被對方壓的都喘不過氣來,這一次不得痛打落水狗,死命地咬著對方打。

遇到奚人,同羅朵兒也不接戰,她不知道四面八方有多少隋軍,又擔心若是回頭迎戰,會被其餘各路追兵合圍,因此儘可能地往西北方向逃。

至於沿途掉隊計程車兵,同羅朵兒毫無辦法。

也不知道眾人逃了多久,太陽出來了,然後又落了,又出來,身後的追兵終於被他們甩脫了。

也是隋軍準備不足,不敢貿然深入草原,否則就是追到天涯海角,也不會讓同羅部逃走的。

暫時脫困,望著疲憊不堪、個個帶傷的部隊,同羅朵兒都不知該如何表示複雜的心情。

同羅朵兒也不敢走遠,她還想著再回賽音山,除了回賽音山,她也不知道去哪裡,於是又向賽音山方向派出偵騎,同時命諸將沿途收攏散兵遊勇。

之後不久,右青旗主同羅只古率部與同羅朵兒匯合。

因為突圍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部隊,所以這番突圍激戰,也不清楚有多少人因此戰死、掉隊。反正到處都是人,都是潰兵,整個軍隊都失去了原有的組織。

同羅朵兒費了好大的功夫,才重整了各部的編制。此時同羅朵兒手上只剩下五千多騎,不到戰前的三分之一。

這已經是同羅朵兒果決下的結果,否則稍差半步,損失更大。

倖存計程車兵多以左白旗將士為主,接近三千騎,這些人都是同羅朵兒的老底子,很多都是從仁壽時代便跟著她,一直受同羅朵兒指揮,倚為心腹。突圍的時候,這些人也跟的最緊,傷亡最小。

剩下的右青旗因為守衛北側,突圍的也早,逃出來軍隊也不少。

傷亡最大的是右白旗,他們既是南關守衛的主力,又是城南鏖戰的主力,數番血戰都衝殺到最前,僅剩四、五百騎,十不存一。

當然左青旗就不用提了,南關外一戰,全軍覆沒,只有少部分在城中的留守軍隊跟著同羅朵兒逃了出來。

此時眾人雖然從城中逃脫,但軍中瀰漫著失敗、悲傷、絕望的情緒。

前途未卜,沒有人知道該如何。

同羅朵兒帶著眾人在草原上游蕩了一段時間,派出去的偵騎發現,隋軍已經從賽音山城撤走。不過隋軍也沒有給他們留下什麼,除了將城池搜刮一空,然後將所有人口全部帶走,還將被火燒了一半的賽音山城完全付之一炬。

原本草原上的這顆瑰麗明珠,此時只剩下殘垣斷壁。

面對這個局面,不少人手足無措,失聲痛哭,他們在賽音山生活了已經超過十年,那是他們的家,可現在家沒了。

軍中開始人心浮動。

總是勝利的時候,自然是一片和睦祥和的場面,所有的問題都能被遮蓋;可一場失敗,便可以將這種場面給打破。對於統治階層來說,失敗需要有人背鍋,而士兵的心情也需要得到發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