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胡人從未於此地入塞,因此宣化防線從未發揮過作用。
雞鳴堡算是不完全靠近邊塞的一個城池,不過因為是新城,建造技術新穎,建築設計前衛,且城池高峻,城防完善,也算是個堅城。
雞鳴堡依靠洋河和雞鳴山,成為從宣化出關必經之地。
往常這裡只有五百駐軍,但今日這裡有荊元恆率領的兩萬左武衛軍。
黃明遠返回中原,左武衛軍也受命入關。從遼東到薊縣一千多里,眾人長途跋涉,緊趕慢趕,不到二十日便到達。
荊元恆趕到幽州後,黃明遠已經率部西進,荊元恆受命率左武衛軍屯駐宣化諸關卡待命,這也是黃明遠在靈丘城下,敢於放同羅斜也北上的底氣。
三萬精銳,又依靠堅城,可不是那麼容易突破的。
荊元恆出了居庸關之後,命常雲清堅守懷戎城,他則直赴雞鳴堡,並將主戰場設在這裡。
雞鳴堡扼守住同羅部北上的要道,同羅部非得攻擊此處不可。
只要胡虜敢來,前有雞鳴堡堅城阻擋,後有懷戎城,左側又有洋河阻攔,料胡虜插翅難飛。
為了防止胡虜分散突圍,荊元恆又命席玭率領萬餘騎兵遊弋在外,在諸邊塞外遊擊。
其實荊元恆巴不得胡虜分散突圍。這個時代,沒有電臺又沒有電話,一旦下令分散突圍,便是各安天命,各憑運氣,根本無法再組織。至於反敗為勝,更是不可能。面對分散突圍的胡虜,隋軍便可就如同老鷹抓小雞一樣,不費吹灰之力地殲滅胡人。
同羅斜也率軍循河而上,沒多久便遇到了雞鳴堡。
見到前有堅城,同羅斜也便是心中一頓。對於同羅部來說,幽州是個比較陌生的地方,但是其部之中也曾有人前來幽州劫掠過,沒聽說這裡有城。
不過最少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仁壽三年之後,天底下哪還有敢入漢地打草谷的胡兵啊。
不過同羅斜也後來一想,既然黃明遠做過幽州總管,那出了什麼事情,都可以說得過去。
雞鳴堡擋住了大軍北上唯一的大道,繞開而行是不可能的。不過也只是一座小城,又不是什麼軍事要地,料來不會有多少軍隊。
因為荊元恆沒有立起旗幟,同羅部並不知道老朋友在此。
同羅斜也便命同羅休哥為主將拔城,大軍稍作休整,然後再行北上。他以為這裡不過是他人生旅途中微不足道的一站,卻沒想到,這座不起眼的小城竟然會讓他折翼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