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章 大戰賽音山(一)

整個部落分為十旗,最盛時達八十一領,三萬九千餘帳,能出騎兵近五萬人。

將原有的六旗整合為十旗之後,同羅斜也兄妹二人所下屬的領為四十一領,超過了整個部落的一半。

且同羅朵兒未婚沒有子女,她下屬的十九領,接近同羅部四分之一的人馬,未來也全都會交到同羅斜也手中。

透過增設旗領,同羅斜也打破了原有部眾的框架,成功清洗了一波部落中因為狼居胥山戰敗而產生的反對者,大大增強了酋長的權利。

始畢可汗背叛大隋,同羅斜也亦率部南征,並帶走了兩黃旗、兩紅旗、兩黑旗共計六旗五十個領,約三萬多精銳;留給同羅朵兒兩白旗、兩青旗四旗三十一個領,共計一萬八千騎兵。

同羅朵兒自當初兄長大病一場之後,便被兄長授予大梅錄的職務,兼管斷事。再加上她部落豁真的身份,已經成為同羅部事實上的二號人物。

兄長走後,同羅朵兒立刻將部落的哨騎放了出去,往外探尋數百里,日夜不止。

因為之前數次為敵偷襲,幾乎是血的教訓。

而且同羅朵兒不僅多放哨騎,還命人在賽音山城周圍修築了幾十個簡易的堡壘,上設狼煙,效仿漢人的烽火臺,只要一有敵入侵,便點起烽火,堡堡相連,以警示眾人。

而且為了防止出現各部被敵人各個擊破的可能,同羅朵兒還命諸部收縮至賽音山一線,甚至將南面大片牧場全部丟棄。

同羅朵兒很清楚,只要兄長得勝而還,現在放棄的牧場便會失而復得,甚至會更多。若是敗了,即使自己現在守住,未來也很難說。

不得不說,同羅朵兒將整個同羅部經營成鐵桶一塊,對外又像一個刺蝟一般,讓人無從下嘴。

張文遠也不是第一次與同羅部交手,對同羅部也算了解。

他透過潛藏在同羅部的北斗人員送回的訊息得知了同羅部的現狀,心知自己若是這麼按部就班的打過去,同羅朵兒十有八九會放棄賽音山城,直往弓盧水逃走。

草原上又沒有道路限制,四通八達,只要同羅朵兒願意,逃到北海也有可能。但張文遠可沒那功夫和同羅朵兒在草原上兜圈子。

張文遠手中十萬大軍,但糧食不足。這次出征本就是倉促而行,一旦不能速戰速決,光是後勤壓力也撐不住。

張文遠苦思冥想,然無計可施。

張文遠雖然出身不高,但喜愛學習,有讀史書的習慣。每每遇到不能決的事情,便放下手中諸事,讀讀史書,以求靜心養性。

張文遠坐在帳中,翻閱著《三國志》,忽看到《呂蒙傳》中寫道“蒙至尋陽,盡伏其精兵舳艫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至羽所置江邊屯候,盡收縛之,是故羽不聞知。”心中大震,便突然想到,此時他所面臨的局勢跟當初呂蒙偷襲荊州差不多啊。既然同羅部在賽音山周圍盡設烽火臺,以為警示,他也可以學著呂蒙的辦法,喬裝打扮,偷襲各烽火臺。

長江裡有船商,但草原上也有馬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