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慎出身范陽盧氏北祖帝師房,因其父盧辯兄弟三人各為帝師而聞名,是朝中重臣盧楚的堂叔。盧慎本身官職不高,曾官拜刺史,被封為范陽郡公。但因為其父、其祖父,無論是在朝廷還是世家之間,地位顯著。
在南北朝、隋唐之間,家族郡望所在地的名號是不輕易受封的,他一般代表官方對一個家族承認。而受封此爵位的,或是其家族的族長,或是官方希望成為家族族長的人。比如聞喜裴氏,隋朝的聞喜縣公是裴矩,到了唐朝,裴矩被改封為安邑縣公,聞喜縣公成了裴寂。
這不僅僅是個名號的問題,而是朝廷承認的地位。所以盧慎在北周時被封為范陽郡公,可見地位之高。
黃明遠沒見過盧慎,雖然黃明遠幾次到任幽州,但盧慎還真看不上黃明遠這個出身卑賤的寒門子,根本不願見。
當然他也有足夠的底氣。
從這裡就能看出關東世家和關隴世家的區別,關隴世家出身於北魏末年的六鎮之亂,顯赫不到百年,對黃明遠並沒有太多身份上的壓制。但關東世家很多都上溯到兩漢甚至更早,地位崇高,世代顯赫,相比寒門之人,有種天然的優越感。
黃明遠為了新稅制的事情,也不得不折節親自。
到了盧家,盧家人對黃明遠的接待倒還算周到。還真不是因為黃明遠官拜宰相,地位崇高,而是因為黃明遠赫赫的殺名。因為態度問題,死在黃明遠手上的人太多了,盧家人自是不願因此而得罪黃明遠。雖然明著不說,盧慎還真怕黃明遠的二桿子性格。
黃明遠等了一會,盧慎出來了。
盧慎已經七十多了,倒是有晚到的理由。
黃明遠對待盧慎的態度很恭謹,全無一絲高高在上的姿態。當然盧慎對待黃明遠也很溫和,不過骨子裡的高高在上倒是時不時的顯露無疑。
黃明遠的倒是無所謂,人家幾百年養出來的貴氣,自己比不了。
雙方一番寒暄,黃明遠倒是開門見山,不和對方周旋,直接說明了來意。因為新稅制的事情,鬧出不少亂子,官府希望能夠盧家能夠發揮表率作用,支援官府新稅法的推行。
盧慎倒是笑道:“新稅制的事情,老夫倒也有所耳聞。只是官家做事,老夫這無官之人也插不得手,實在說不上支援。”
盧慎推得一手太極,黃明遠卻是步步緊逼。
“盧公德高望重,在薊縣威望顯著,明遠還是希望以晚輩的身份,請盧公能夠做出表率。”
黃明遠沒有說出口的,便是盧家不接受黃明遠以晚輩的身份,下一次再來見,那就是官府的身份了。
不過盧慎不在乎。
“老夫一心躬耕田野,醉心詩書,官府之事,實不敢插手。若是官府缺些田糧,老夫就是拼著自己不吃,也能擠出一些給衛公。但其它的,老夫實在年紀大了,沒那個精力。”
對於黃明遠的出招,盧慎全不接。
黃明遠最後和盧慎也沒談出什麼來,只得告辭。
其實黃明遠也很清楚,雙方立場不同,跟世家大族能談出什麼來。你本來就是用刀割別人的肉,還能不讓人家反抗嗎?
所以黃明遠此次前來盧家,與其說是拜訪,不如說是例行公事,表明自己的誠意給天下人看。反正我已經先禮了,你不接受,之後若是後兵,那不要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