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貞從黃明遠這裡求的不多,唯一牽掛的,也是這個兄長。陸士季算是個很踏實的人,可以重用。
中路軍、西路軍兩支部隊先後得勝之後,盤踞在信都郡、趙郡、博陵郡交界處的魏刀兒便成了唯一一個漏網之魚。
魏刀兒自王須拔死後,南下博陵、信都一帶,肆虐地方。他後來似乎見自己勢力越來越大,便有了做做皇帝的癮,於是自稱“魏帝”,當了天子。
不過他這大魏天子沒做多長時間,隋軍便大舉南下。
王子英、趙萬海、翟松柏等部先後覆滅,似乎是為隋軍的迅捷所驚到,魏刀兒此時也不敢再待在深澤縣等待隋軍的兵鋒,而是率部南下,一路逃到大陸澤一帶,和盤踞在此地的時季康匯合。
時季康是盤踞在趙郡、襄國一帶的大盜,數次為楊義臣擊敗,混的比較慘淡。
魏刀兒前來,兩個惶惶不可終日之人,終於能夠報團取暖。二人為了對抗隋軍,大肆強拉壯丁,搜刮糧草,廣蓄實力,弄得天怒人怨。
魏刀兒南下,李靖收復深澤縣之後,卻沒有南下。
戰前,李靖的戰略目標是博陵、恆山二郡,畢竟誰也沒想到此戰打的如此順利。
本來他將乘勝追擊,擴大戰果,直取大陸澤,只是他為人謹慎,沒有黃明遠的命令,他不敢越雷池一步,只得將軍隊集中在真定縣(今河北省正定縣)一帶,然後向黃明遠請示。
十幾年前,黃明遠與李靖在李筠府上初見時,李靖還是一副意氣風發、目無餘子的豪氣。可十幾年過去了,現在的李靖只是一個謹慎小心的中年人。
或許早年的屢屢碰壁,使得李靖看透了現實,因此再無年輕時的意氣,不過他這種謹小慎微,卻也是每一個做主公的最喜歡的。
君不見歷代的君主為什麼推崇王翦、衛青、李靖、郭子儀、徐達、戚繼光這種人,他們戰績未必是歷史第一,但態度決定一切。
黃明遠接到李靖的傳報,便命令張文遠屯駐恆山、博陵、河間三郡,負責掃平當地殘餘匪患,而李靖率部南下圍殲魏刀兒部。
這時竇建德聽聞要攻打魏刀兒,自忖沒什麼功勞的他便主動請纓,言自己與魏刀兒有舊,請求出戰。
竇建德也是不得已,他知道兒子竇章沒太大本事,至於他這個黃明遠許諾的太守,還沒有落到實職。衛公手下人才濟濟,為了不被徹底邊緣化,他無論如何也得搏出一條功勳之路,他不僅僅是自己,還有兒子和一群兄弟。
黃明遠一聽,卻是來了興趣。
河北之戰,黃明遠秉持的態度便是“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一個小小的魏刀兒他當然不在乎,但若是能有更好的辦法殲滅其部,那樣的話黃明遠也是更願意的。
竇建德早年跟著高士達縱橫河北的時候,跟魏刀兒見過一面,雙方關係還不錯。竇建德便想著以此為契機,詐降入魏刀兒軍中,趁機瓦解其部。
歷史上竇建德也是假裝與魏刀兒聯合,趁他麻痺無備,突然襲擊,俘殺了魏刀兒,兼併了他的部屬。
於是黃明遠便同意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