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探子高興地返回營中,還向山中眾人說起了此事,引得眾人鬨堂大笑,不少人皆笑隋軍主將迂腐。
到了次日,李靖果然出兵,而且立了兩杆大旗,上面寫著“只誅王德仁,餘者不問”。
同時李靖又從林慮各地召集百姓,凡有親眷在山中做盜匪的,皆讓他們在山下呼喊。
於是百姓紛紛勸他們的親人投降,弄得各處山寨之中的盜匪人心惶惶。
王德仁大恨,卻無可奈何。
李靖又讓人封鎖各處道路,作困守賊匪的樣子。
果然,很多小山頭受不住這種壓力,選擇投降。李靖對這些來降的人均厚加撫卹,善言勸導,又在他們背後寫上“歸順”二字,然後讓他們回到山上營寨之中,告訴那些還未投降的人。
這些人扛著旗子,敲鑼打鼓,大聲呼喊,引得各處山寨人心更亂了。雖然王德仁盡力約束,但很多離著主寨遠的小山寨,根本不畏懼王德仁,一看不妙,立刻投降。
王德仁約束不了別處的頭領,只得盡力約束自己營中的頭領。王德仁本身是個粗人,也不太擅長拉攏人心,平日裡的約束,也多以恐嚇為主。若是旁日,眾人多是畏懼。可今日大兵壓境,人心惶惶,營中之人對王德仁,倒是多了幾分憎恨。
很快主營計程車兵也紛紛向隋軍投降。
王德仁嚴命心腹,看守營門,凡發現投降者,一律處死。甚至為了以儆效尤,誅殺了十多人。
但這並不能激起眾人的恐懼。
李靖又在山下,到處堆放糧食、財貨,並揚言供投降的賊匪自取,先到先得。這些賊匪得了糧食、財貨,更是士氣高漲。
人們高呼“去晚了就沒有了”,於是紛紛下山投降,一夜之間,前往隋軍之中投降的盜匪有上萬之多。
王德仁大吃一驚,眼看大勢已去,便決定向西突圍。只要逃入太行山中,必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只是李靖根本不給王德仁機會。
雙方交戰,隋軍利用強攻勁弩壓制盜匪,給了王德仁部巨大震懾。這時最後頑固之人,為了活命,也紛紛投降。
盜匪之中,為了投降,爭先恐後,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們在衝鋒。
王德仁見此,只得率領數十心腹向西而逃,最終為隋軍俘獲。
李靖將俘獲的王德仁誅殺,除了一些王德仁的死忠,未在多殺一人。於是林慮山之亂,徹底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