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聽了大吃一驚,忙說道:“肇仁(劉文靜字)先生這是說得什麼話?我父為國家重臣,上忠天子,下撫百姓,恪盡職守,盡忠報國,從無一絲私心,汝今日卻慫恿我鼓動父親造反,你以為我不敢拿你見官嗎?”
說到最後,李建成的聲音都冷了下來。他有些明白劉文靜這些日子與自己結交的意圖,不管劉文靜今日目的是什麼,但若是劉文靜不給他一個合理的解釋,他必然不會放對方輕鬆的離開。
面對李建成的樣子,劉文靜沒有絲毫懼意,他早就料到對方的反應了。
“文靜觀天時人事如此,故敢發言,若公子有心執告,劉文靜必不敢辭死!只是可惜了李公如此豪傑,就要枉死於昏君之手了。”
說完劉文靜梗著脖子,不再說話。
李建成一驚,倒是有些猶豫。
“肇仁先生此言何意?”
劉文靜知道李建成已經動心了,只需再加一把火,於是便說道:“今天下盜賊日繁,遍於四處,李公受詔討賊,賊可盡呼!既然李公無法徹底平賊,到最後,終不免罪。
現如今,世人皆雲‘李氏當為天子’的讖語,所以李渾無罪,一朝族滅。天子對李姓頗為忌憚,試問今日統兵之人,除了李公,還有何人姓李。
李公即使能盡平賊亂,也會因為讖語的事為天子所忌,功高不賞,身益危矣。
所以李公若想自救避禍,唯有順民心,興義兵,進取天下,方能轉禍為福,保你李家太平。”
李建成低下頭來,細細盤算。其實起兵一事,李建成不是沒有想過,只是其父李淵只佔據太原一郡,手中也只有數萬兵馬,較之席捲天下差了太遠,因此李建成也不敢有所動作。
只是,當前真的只有這一條路了嗎?
“肇仁先生所言,建成聞之實在心亂,此事事關重大,非隻言片語可以成事的。只恐我父今日起兵,明日便為階下囚矣。”
劉文靜卻是笑道:“公子實在太小看李公之勢了。今晉陽士馬精強,宮監蓄積鉅萬,憑藉這些,便有了起事之資。
而當前代王幼衝,關中豪傑並起,卻無一人可以領頭。李公若是率部向西,進入關中,招撫諸部,如探囊取物。
況且關中、漢中、巴蜀、山南等地的官吏,多為關隴世家子弟出身。天子刻薄寡恩,苛待群臣,打壓舊勳,關隴諸人早就心懷不滿,一旦李公南下,這些人必然趁機起事,贏糧景從,而李公也可傳檄而定前周舊地,不費吹灰之力,而盡得西陲半壁。”
這時李建成也有些為劉文靜說動了,於是起身長揖在地道:“今聞先生之言,李建成茅舍頓開矣。既然如此,或是破家亡軀,或是化家為國,終不為土灰也。”
“善!”
李建成心動,劉文靜大喜。
此時李建成拉著劉文靜的手說道:“先生大才,當世無雙。今日遇先生,如文王訪姜太公,先主遇諸葛孔明。之後萬般,皆需先生籌謀,還望先生莫要推辭。”
“敢不盡心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