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不僅僅靠影響力,最重要的還是軍隊。李淵手中有足夠的軍隊,才能引得眾人追隨。
若非沒有辦法,竇抗是不會選擇李淵的。
其實竇抗看不上李淵,畢竟李淵的性子比較軟弱,耳根子也軟,非明君之象。但也是因為如此,他們希望擁立李淵來恢復關隴的盛世,畢竟李淵不像他的姨父楊堅那樣刻薄寡恩。
竇抗沒奈何地離開李淵府上,便去見劉文靜。
劉文靜是京兆武功人,其祖父劉懿用為大隋石州刺史。雖然家族地位不高,但與很多關隴大族都有聯姻,他的妹妹便是李密的妻子。
劉文靜其父劉韶早年戰死,劉文靜因此被授為儀同三司,後來擔任晉陽令。後來因楊玄感叛亂,李密參與其中,他因此受到牽連被下獄。再後來為竇抗所救,便為竇抗的謀士。當初聯絡突厥人伏殺楊廣便是他的計策。
見到劉文靜,竇抗便說起李淵不肯起兵的事情。
劉文靜便說道:“李叔德這是畏懼黃明遠,連到手的天子也不願做了。”
竇抗有些怒不可遏道:“李叔德也真是沒用,黃明遠一個卑賤之人,欺世盜名,有何可畏懼?”
劉文靜看看竇抗,沒有說話。竇抗對黃明遠極其厭惡,言語之中自是帶著主觀色彩,但黃明遠到底有多可怕,不用他多加爭論。
竇抗口頭上放肆了一會,也是沒意思,便說道“若是李淵不起兵,對於我們會很被動。”
關隴世家當然可以再重新選擇一個人,但哪有那麼合適的。而且黃明遠起勢的速度太快了,他們根本沒法再另起爐灶,重新佈局。
劉文靜乃說道:“李叔德為人謹慎,不願貿然起兵也是正常,竇公畢竟是代表關隴來跟他談,李叔德心中戒備,唯恐做了關隴的棋子,也不會跟竇公託底。
這種情況下,當以外力破之。
我在晉陽多日,發現李淵最信任的有三人,一個是其長子李建成,一個是其好友夏侯端,還有一個是其心腹晉陽宮監裴寂。若是我們能說通此三人,李淵起事的把握便大了許多。實在不行,我等挾持李淵起事,到時候木已成舟,李淵也只能一條道走到黑,只是如此做後患太大,非到萬不得已,不能這麼做。”
竇抗聽了,有些意動。
“那李建成、夏侯端和裴寂三人會願意說服李淵起兵?”
“我聽聞李建成已經二十餘歲,卻不出仕,只在其父身邊為幕僚。私下裡其傾身下士,散財結客,聚攏人心,不管是不是李淵授意的,皆說明李建成其志不小。
至於夏侯端,乃是南人,本就有不臣之下,可輕易說之。
至於裴寂,我素來與其交好,其人貪財好色,若是以財帛誘之,必能動其心。”
竇抗乃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