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五日,黃明徵命王虎臣率一軍人馬南下京兆郡的宜君縣,領京兆都尉,屯兵鳳凰谷。鳳凰谷是從京兆北上關北的要衝,也是黃土高原與關中平原交界之地。居高臨下,俯瞰關中,宛如一把利刃,插在了關中的腹部。
李淵入主關中之時,雖然命其子李世民盡收渭北諸縣。但因為主要目標還是關中,因此李世民只是佔領了涇陽等縣城,無暇北上。
等到李淵佔領長安,又命李神通、柴紹、武士彠等人收取關北之郡的時候,才發現豐州軍主力已經進入京兆了。
李淵大為震惶,忙令禦敵。
但與此同時,薛舉的北路軍也逼近涇州。李淵無奈,只得命柴紹等人前去迎擊。幸好李世民在扶風擊敗了薛仁杲,薛舉擔心北路軍孤軍深入,命其部撤回,這才使得關中沒有被十面圍攻。
但李淵擔心薛舉再次從涇州入侵,只得在此屯駐大批兵力,北面的黃明徵部只得稍待。
入了三月之後,張文遠屯兵河東,劉文靜亦兵敗潼關,整個關中一片震盪,李淵更是無力出兵宜君了。
當然隋軍也無力攻打關中。
自去年九月開始,張文遠、劉雲芳、黃明徵、嚴孝武、黃明溥五路大軍,轉戰河東、關北等地,約大半年的時間,前後動用兵馬接近二十萬,消耗的糧草更是不計其數。
現在看似李淵在關中疲於應付,但關中關隴世家無數,緊急情況下,也能拉出十多萬軍隊,再加上關中府庫充盈,一旦隋發動全面攻擊,李唐憑險據守,未必會輸。
現在黃明遠的計劃便是分數路困死關中,不把李淵消耗的筋疲力竭,他是不會輕易動手。
而到了對關中出兵之時,便是雷霆萬鈞,橫掃千軍如卷席了。
當然到現在這個局勢,李淵也很清楚自己面臨的困境。他不得不讚嘆黃明遠真是好手段,看似漫不經心,但轉眼之間,自己費盡心思的戰果,全都落入黃明遠手中。他甚至有些後悔貿然起兵,竟落到這個地步。
但李淵心性堅韌,雖然心中後悔,但也只得一條道走下去。
於是李淵命長子李建成總攬同州、華州、潼關之兵,抵禦河東、潼關的隋軍;
又命次子李世民總攬岐州、隴州、涇州、寧州、邠州等地之兵,抵禦薛舉;
又命堂弟李孝基屯兵藍田,抵禦上洛之隋兵;
又命李神通屯兵涇陽,抵禦關北之隋兵。
此時李淵能穩穩握在手中的,也只有之前的京兆、扶風、馮翊、安定、北地五郡。不過這五郡人口稠密,兵源充足。雖然關中經歷了一些動亂,但規模有限,並未傷及關中根本。此時李唐五郡,也有接近五十萬戶。
而且雖然梁默、焦方威佔據河池、漢川二郡,嚴重阻隔了關中通往巴蜀的道路。但巴蜀諸郡,多為關隴世家所控,因此也紛紛改弦易轍,響應李唐。
總體來說,李唐在關中仍佔有優勢。
面對四面之敵,李淵在秘密積蓄力量,而黃明遠也籌謀著全取關中,雙方雖然在對峙,但大戰卻是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