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軌與郡中胡人素有交情,於是命安修仁在夜間率領胡人進入內苑城中,樹旗大呼,製造緊張氣氛。
而李軌則帶領各傢俬兵、僮僕、壯丁積聚,攻打郡府,加以響應。
武威郡沒有太守,掌事的是郡丞韋士政和虎賁郎將謝統師。二人在郡中並沒有太大影響力,於是面對起兵的李軌眾人,疲於應付。
李軌帶人廝殺一夜,等到天亮,已經攻破了郡府,生擒了韋士政和謝統師二人。李軌命人傳檄各縣,由是一郡皆下。
戰後關謹等人商議盡殺隋官,分其家產。
李軌卻認為此時應該收攏人心,若是誅殺韋士政和謝統師等隋官,如何盡收隋兵之心。
其實李軌雖有梟雄之心,卻無梟雄的性格,骨子裡有些仁弱了。
等到關謹等人再次懇求,李軌便生氣道:“各位既已推舉李軌為主,就應聽我約束。如今以義起兵,意在救亂,殺人取財乃是賊寇行為,如何取得成功呢?”
李軌一發怒,也沒人敢說話,不過倒是有不少人心中不滿。
其實這些武威大家族跟著李軌造反,並不是有什麼大志向,而是希望盡收武威之權。在大業年間,武威世家如關隴一般,被打壓的很厲害。現在眾人看到奪權的希望,才紛紛景從李軌。
可現在李軌放過那些舊官,這算什麼。不盡殺舊官,如何完全收攏權利。
李軌起事之後,便自稱河西大涼王,署置官屬,全都依照開皇舊例。以安修仁為尚書左僕射領戶部尚書,曹珍為尚書右僕射,關謹為吏部尚書,李贇為大將軍,就連謝統師也被任命為太僕卿,韋士政為太府卿。
李軌稱王,一郡皆降。突厥曷娑那可汗之弟達度闕設在內附之後,被楊廣安置在會寧川中,天下亂起時自稱可汗,此時也降於李軌。
李軌的崛起,自然使得將河西、隴右視為禁臠的薛舉的不滿,於是薛舉命令大將常仲興率部征討武威。
李軌在武威稱王,但其軍實際上只有數千人,加上一群歸附的胡人也不滿萬。於是李軌連連不敵,常仲興一路攻打到姑臧城南面的昌松(今甘肅省武威市東南)縣。
值此危亡之時,李贇在昌松西設伏阻擊,又有達度闕設率突厥人支援,涼軍遂大敗秦軍,斬首二千級,盡俘其眾,常仲興僅以身免。
昌松一戰,大大增強了涼軍的自信。
戰後李軌又犯了婦人之仁的毛病,盡釋秦軍俘虜,以示寬仁。
李贇便勸道:“我軍竭力奮戰而俘其眾,如何能縱還以資助敵方,不如全都坑殺為妥。”
李軌卻認為:“如天命歸我,應擒其主,則此輩士卒便皆為我有。不然的話,留此又有何用?”
李軌說得倒也不錯,秦軍被釋放之後,皆言李軌仁德,然而這些人還是盡入秦軍麾下,白白增加了秦軍的實力。幸好薛舉志在關中,精力有限,一時半會也顧不上李軌,這才任憑其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