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一章 平定焉耆

李節覺得,這些西域小國傳承數百年,佔盡人心,當初北魏滅掉焉耆,還是讓焉耆王室復國。若是真滅亡了焉耆,往後怕是要陷入沒完沒了的叛亂之中。

但黃明遼卻是覺得,現在麻煩一些,總勝過以後麻煩。

“李長史若是擔心焉耆國人成為隱患,大不了我屠滅焉耆,總不會再有人反叛了吧。”

李節無話。

於是黃明遼決定滅亡焉耆,設立郡縣。

黃明遼先是下令秦瓊佔領焉耆國全境,並以令龍突騎前往輪臺請罪的名義帶走其國主,然後對焉耆國境內進行清洗。

凡心向西突厥,或者是忠於王室的,盡被清洗。

黃明遼於是下令將焉耆國分為員渠(即焉耆都城)、尉黎、危須(今新疆和碩縣境)三縣,並置焉耆軍鎮,以秦瓊鎮之。同時分設於術、張三城、鐵門關等鎮。

焉耆國中,果然反抗激烈。龍氏統治焉耆數百年,影響已經深入到整個焉耆國的一草一木。

於是焉耆一地,烽煙四起,到處都是造反覆國之輩。

黃明遼乃命秦瓊強力壓之。

柳驢城(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西南)據城造反,秦瓊率部攻破之後,屠城築京觀,於是焉耆之地民眾畏懼,雖心向龍氏,但再無人敢造反。

焉耆畢竟小國,人數不多,面對隋朝大軍,也翻不起大浪來,於是焉耆之地乃平。

秦瓊又奉命繼續向西攻破龜茲國的烏壘城(今新疆巴州輪臺縣境內),復置烏壘縣,又設立烏壘鎮。

烏壘之地,隸屬於龜茲,其地人口雖少,但處在西域的中心位置,西域都護府治所還在此地設定過。秦瓊佔據此地,離著三彌山不過三百里,隨時可以威脅到西突厥牙帳。

同時佔據烏壘,將隋軍在天山以南的戰線推進至西域腹地,依靠圖倫磧,雖然戰線前移,但防禦難度反而大幅下降,只要以烏壘一點,便可阻擋西突厥全軍。

為了進一步威脅到西突厥的腹地,黃明遠又命契苾部前出鷹娑川,返回祖地。

鷹娑川,也就叫應娑,為西突厥泥撅處羅可汗所立小可汗駐地。泥撅處羅可汗居無恆處,然多在烏孫故地,於是為了方便統治,復立二小可汗,分統所部。一在石國北,以制諸胡國。一居龜茲北,其地名應娑。

後來鷹娑川在西突厥泥撅處羅可汗東逃後為鐵勒契苾部所佔據,只是契苾部也沒能守住此地。

鷹娑川就是後來的巴音布魯克草原,天山之中的一個小盆地,其在三彌山以東北,土地肥沃,牧草豐美,地理位置優越。佔據了此地,便能從側翼威脅到三彌山,而且從鷹娑川往南,便是烏壘州。兩地一在三彌山東北,一在三彌山東南,像兩支大鉗子一般,鉗制住西突厥。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