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費盡心思,希望龜茲能夠入華夏,也是因為我有一半的龜茲血脈,希望引領龜茲百姓,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
說到這,白元德眼中竟然閃著淚光。
黃明遼本來是不理解白元德的想法的,但是在西域這麼久,他便有些理解了。西域之地,漢民完全佔據弱勢地位,但正是因為如此,反而一心向著大隋。伊吾、輪臺、高昌,若是沒有他們,西州總管府在大隋的開拓,不會這麼順利。
黃明遼此時忍不住說道:“身無寸土,一隅之志,方知西域有孤忠啊。”
說完黃明遼並未打消對白元德的懷疑,但卻是對其多了幾分的敬佩。於是黃明遼同意了白元德的計劃,出兵龜茲。
實際上對於黃明遼來說,不管白元德是忠是奸,是真是假,他是不會錯過這個出兵的好機會的。
大業九年八月,黃明遼以黃明誠為統帥,指揮漢兵、胡兵各四千,秘密前往龜茲。
此戰雖然有白元德作為內應,但並不好打。
龜茲是個大國,在都城一帶的軍隊便有七八千兵馬。而且此時天氣已經轉寒,一旦攻城不順,雙方進入相持階段,則隋軍必然要退回,隋軍是不可能圍城一個冬天的,那樣光是後勤也能將隋軍拖死。
所以當前必須要速戰速決。
這時白元德建議,他當時是以狩獵的名義離開的龜茲,不若他詐破達多褐城(今新疆庫車東),然後據此起兵,到時候國相那利等人必然恐懼,便會派兵鎮壓。隋軍到時候伏兵於達多褐城之中,必然破之。
黃明誠大喜,於是依計行事。
白元德來到達多褐城,雖然他沒有什麼權利,但作為國王最喜愛的一個弟弟,城中守將阿里對其還算禮遇,當然也只是禮節性的招待。
阿里是國相那利的心腹,實際權力遠不是白元德這種沒什麼權力的王子可比的。自從隋軍佔領烏壘城之後,達多褐城便成為抵抗隋軍的前沿,城中屯兵不少,阿里的地位更是直線上升。
白元德入城,身後護衛和僕人也跟著入城。黃明誠早將白元德身邊的百餘護衛和僕人全換成了隋軍。
阿里雖然見白元德身邊的從人也太多了,但也不好說什麼。
白元德隨意地和阿里攀談著,吸引阿里的注意力,後來眼看阿里不備,趁機抽出腰中彎刀,一刀刺穿了阿里胸膛。
白元德勇猛強悍,精於騎射,乃是少有的勇將。
主將阿里被殺,趁著混亂,埋伏在外面的隋軍一擁而入,佔領了達多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