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先安內。
黃明遼乃任命尉遲恭為河西三郡討捕大使,負責清剿河西匪患。敦煌郡尚有郡兵一千,張掖郡有兩千,又從安修仁手上調三千武威降兵,共計六千人馬。
黃明遼給了尉遲恭生殺大權,只要能平定河西匪患,生死不論。
而其餘部隊,被黃明遼整合為一軍,共一萬三千人,這是黃明遼可以調動的全部人馬。
兵力還是不足,至少不足以讓黃明遼出擊。黃明遼要對哪個方向用兵,至少要出兵萬人,總不能只留三千人守家,到時候另外兩個方向的敵人必然趁火打劫。
但是河西就是這麼個情況,人口稀少,徵兵都沒有地方。總不能憑空變出兵來,黃明遼也沒有撒豆成兵的本事。
尋摸了半天,黃明遼將目光打在了武威郡內的兩支胡人勢力身上。
一支便是在休屠澤一帶遊牧的渾部。
渾部自大業九年逃入大隋之後,便被楊廣安置在武威郡的休屠澤、豬野澤一帶遊牧。大隋擊敗始畢可汗之後,渾部首領渾阿貪支便有心返回草原。只是他們離開草原數年,已經在武威安居。休屠澤一帶雖然不如漢時的環境,但也是一片豐饒的草場,渾部在這裡,沒有什麼敵人,反倒自在。
黃明遼到了姑臧不久,便親自前往休屠澤,向渾阿貪支求兵。
渾阿貪支被楊廣封為光祿大夫,左翊衛將軍,皋蘭侯,官職不在黃明遼之下。為了調動渾部騎兵,他才親自屈尊降貴。
渾阿貪支是個識得實務的聰明人,否則也不會在東突厥勢大的情況下,千里逃歸大隋。
現在的大隋,自顧不暇,不認大隋官員倒是可以,但黃明遼是衛公的弟弟,不能不認。
而且自李淵造反之後,天下的形勢有些明朗化,現在已經成群雄逐鹿之勢,而大隋有些江河日下。渾阿貪支在大隋沒什麼關係,能依仗的只有衛公。
因此面對黃明遼的邀請,他果斷地出兵三千,命其弟渾汪為統帥,以為支援。
當初渾部到達大隋邊境時,有四千三百帳,一萬四千餘人。經過這幾年的休養生息,人口恢復了不少。不過考慮到部落防禦,此時能出兵三千,算得上很給面子。
黃明遼又厚贈渾部一大批禮物,帶著借來的三千人馬返回姑臧。
而另一支兵馬則是位於會寧北面的西突厥人。
當初楊廣命泥撅處羅可汗之弟闕度設率領老弱萬餘人,在會寧居住。後來李軌在武威造反之後,闕度設眼看為河西大涼和西秦所挾,為了避免兩面遇敵,又趕上李涼軍在昌松擊敗了秦軍,其便率部投降了李涼。
可惜李軌不是個明主,很快為安修仁所俘,一手建立的大涼也滅亡。這投降了李涼的闕度設便顯得有些尷尬。
不過西秦殘暴,闕度設也沒想過投降薛舉。至於李唐,看起來還不錯,但雙方隔著薛舉,闕度設敢降,薛舉就敢打他。
黃明遼到達姑臧之後,立刻命史大奈前去會寧招降闕度設。闕度設聽聞是黃明遼相早,又見史大奈在其麾下又成為重臣,立刻率領部屬向隋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