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修仁試探著說道。
“吐谷渾算什麼東西,也值得兄長這麼重視?”
黃明遼豪氣地說道,“吐谷渾已經被我殺得七七八八,成不得事。兄長的目光從來沒有侷限於一地,而是更遠的地方。”
說著黃明遼拿出地圖,指給安修仁道:“但從西海之地往南,盡是叢山峻嶺,其間
民族無數,皆是當初羌胡遺種。你看,西海都護府之南,有党項、白蘭、當迷,再往南,還有附國、蘇毗、彭域、工布、達波、寶髻等部落,往西還有女國、象雄。這麼多部落、國家,若是四分五裂,倒是沒什麼,但若是有人統一諸部,那從西域到南寧州,數萬裡的邊境線上,怕是處處都是敵人。
所以,兄長準備未雨綢繆,提前對這些部落動手,徹底瓦解諸部。”
安修仁這時恍然大悟,如此說來,到真是衛公對自己的重視了。雖然安修仁並不理解衛公為什麼重視這片地方,但這不重要,只要衛公看重他就行。
黃明遼又說道:“兄長說過,此事,非你不可。你去西海,劉權、段文操管軍事,二人都是良將,定不會因此拖你後腿。而諸羌胡部落的處置,皆由你處置。”
安修仁大喜,這權利就大了去了,如此一來,雖不是都護,但掌握了都護府大部分的權利。至於兵權,安修仁不會打仗,要之何用。
於是安修仁單膝跪地說道:“修仁必鞠躬盡瘁,萬事不辭。”
黃明遼扶起安修仁,說道:“尚義長在河西,對於諸羌之地,定然瞭解。從西海往南,地勢越來越高,道路難行,不易大軍透過。而且常人到了這裡,也會頭暈目眩,手足無力。兄長說是這叫什麼‘高原反應’,蓋因越高之地,什麼氣越稀薄。咱們的軍隊到了這裡戰力得減弱一大半,再去掉後勤影響,很難對其動兵。我已經命劉權、段文操訓練能適應這裡環境的軍隊,但能不能成功,不好說。所以諸羌之事,還是要靠尚義處置,務必不可使其成為後漢時的羌人一樣,威脅關中。”
“卑職必不辱使命。”
安修仁覺得衛公有些小題大做,甚至連黃明遼也這麼認為。諸羌之地,亂了這麼多年,除了靠近漢家的羌人在後漢時鬧騰起來,其他羌人怎麼可能有這個本事。
不過黃明遼有個好習慣,絕不會質疑兄長。
交代完安修仁,二人又踏上各自的征程,臨別之際,二人拱手相別。這時黃明遼悄聲說道:“兄長曾特意叮囑我,讓我告訴尚義。寶髻一帶,有一個雅隆部,其首領達布聶賽、囊日論贊父子,有梟雄之姿,務必除之。”
“諾!”
黃明遼都不知道這達布聶賽、囊日論贊是哪個角落裡的人物。但兄長讓他們死,那他們就必須得死,沒有為什麼。
二人分別,黃明遼翻越祁連山,返回了河西。
又是大漠狼煙,又是巍巍祁連。黃明遼倚馬眺望,目光所及之處,盡是無限山河。
“實大(梁碩字),你看看這樣的山河,無限綺麗,這天底下,除了兄長,還有誰有資格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