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的越王楊侗也是驚懼交加,還以為賊匪殺入城中,連忙召集宮中守衛護駕。後來聞詢城外只是小股的亂匪,又急又惱,忙令元文都等人剿匪。
元文都一眾也臉色難看,今日之事,無論如何,大隋臉面盡失矣。
元文都忙令皇甫無逸等人出城剿匪,但此時哪還找得到作亂的匪徒。孟讓不是傻子,劫掠豐都市,火燒上春門,東都小朝廷怕是對他恨之入骨了。該乾的都幹了,他就這兩千人馬,此時不逃,還留下來等著隋軍對他千刀萬剮嗎?
於是孟讓掉頭就跑,一路往洛口而去。
皇甫無逸追之不及,又不敢深入,只得讓賊匪逃了。
東市和上春門的大火,直到次日才完全撲滅。上春門因為是城牆,到沒有多大傷害。但整個東市,這次火起,盡被點燃。火滅之後,只剩下一片殘垣斷壁,還有抱頭痛哭的百姓。
東市算全完了。
聽聞損失,楊侗也大為吃驚。這時元文都建議,現在李密亂匪已經肆虐東都,城外百姓朝不保夕,為防止亂匪再次突襲,不如將洛陽城周邊的百姓盡遷入城中,楊侗同意了此舉。於是各坊住滿了人,甚至還有人住進了皇城之中,就連臺、省、府各衙署都住滿了人。
而張方翼又建議,遣兵五千屯豐都市,五千屯上春門,五千屯北邙山,為九營,首尾相應,以備密。
此時小朝廷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得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不過眾人很快發現,城中人口暴漲,糧食供應不足。
城中沒個強有力的人壓著,什麼牛鬼蛇神都跳出來了。洛陽城內名義上的領頭人元文都不是黃明遠、樊子蓋,他沒有那份威望,也沒有那份底氣,更沒有二人敢掀翻桌子的脾氣。於是城中很快糧價暴漲,隨之而來的各種治安問題也大增。
東都小朝廷無奈,只得從回洛倉中運米入城。
大隋底子是厚,但也經受不住天子不斷地折騰,尤其是糧食這種東西,這可是消耗品,吃容易,產就難了,洛陽城中已經沒有多少了。
洛陽城是哀鴻一片,李密聞訊卻是心中大喜。孟讓果然厲害,其戰果比他想象的都大。只要洛陽生亂,他再攻打洛陽,就事半功倍了。
李密這一高興,便對孟讓大賞。
孟讓雖然實力一般,但架不住他造反早,名氣大,河南、淮北的反賊都得稱呼其為一聲“兄長”,其在賊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連翟讓也比不了,於是李密便任命孟讓為行軍總管,敕封齊郡公。
這齊郡公的名號,甚至壓過了翟讓的東郡公,這也是李密故意在壓制翟讓名聲,清除其在軍中的影響力。
李密對孟讓的封賞堪稱是千金買馬骨,眾人見李密這麼大方,投降之人更是不計其數。短短月餘,李密的實力已經暴漲十多倍,擁有部眾數十萬了。
於是李密率軍攻打身側的鞏縣。監察御史鄭頤主動投降,被李密委以重任。
無論是之前的楊得方、鄭德韜,還是現在的鄭頤,皆是出身世家大族。這些人的投奔,使得李密的聲勢更加壯大,也使得李密開始從純農民軍向地主武裝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