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是煩躁的楊廣,不停地走來走去。李淵、李密二人的事情嚴重超出了他的預料。長安要丟了,洛陽也要丟了,那大隋江山還剩下什麼。
所有人都知道楊廣的火已經到嗓子眼了,旁人都不敢勸,唯恐惹火燒身。
楊廣讓人將元善達帶下去,又召集重臣議事。
自從楊廣頹唐之後,對一切的掌控都減弱了,而皇宮的秘密就再也不是秘密,沒過多久,楊廣與元善達的對話便完完整整傳到眾人的耳中。
眾人趕到楊廣寢宮的時候,楊廣正在看著地圖。
眾人不知道楊廣的想法,都不說話。楊廣這是見眾人到了,便將之前元善達帶來的訊息告訴眾人,並詢問眾人該如何應對。
到了這種程度,最好的辦法便是返回東都了。
但所有人都知道楊廣並不想回去,因此也沒人敢開口,觸這個黴頭。
此時只有虞世基能開口。
自楊廣到了江都,整個朝堂之上,國家大事,幾乎盡由虞世基操縱。天子想看到什麼,能看到什麼,幾乎都由虞世基說了算。
反正楊廣信任他。
虞世基是不希望楊廣離開江都的。作為一個江南人,若是天子能夠把都城遷到江南,則是最好不過了。
事實上歷史上的東吳、東晉、南朝、南宋等偏安政權,江南的本地人幾乎都反對北伐。以至於東吳時期,東吳軍隊防禦戰是龍,進攻戰是蟲。
於是虞世基便說道:“何至於此,聖人過慮了。想來是越王年輕,這些人誑騙於他,要是真像元善達所說的那樣,各地匪亂不止,東都危在旦夕,那元善達怎麼能平安來到這裡呢?”
楊廣聽了一愣,倒是覺得虞世基的話頗有些道理。
這時內史舍人封德彝等人也紛紛說話,皆是支援虞世基的說法。封德彝算是虞世基養得一條好狗,是虞世基的狗頭軍師。
很多時候,對於不好的訊息,人們不是不相信,而是不願相信。
楊廣便是如此,他不願意相信他的江山已經分崩離析,即將傾覆,因此虞世基一勸慰,楊廣便信了虞世基的話。
“元善達這個小人,竟敢在朝廷上侮辱我!”
楊廣此時卻是把送信的元善達給憎恨上了,他覺得這些都是他們想讓自己回關中而編造出的謊話。
心中有了偏見,之後無論元善達再怎麼說東都的匪情,楊廣卻是一概不信。
任憑元善達字字泣血,可在楊廣眼中,跟放屁一般,臭不可聞。
甚至為了懲罰元善達,在虞世基的建議下,朝廷安排元善達前往匪患嚴重的淮北去催運糧食,元善達之後果然為盜匪所殺。
自此之後,再也沒人敢向天子稟報匪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