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五章 張元備之擇

連明不敢受禮,趕緊扶住張元備。

眾人寒暄過後,張元備引著王辯諸軍進入城中。張元備和王辯並馬進入,城中百姓分列道路兩旁,盡是歡呼。

眾人到了議事堂,王辯看著張元備,然後說道:“衛公有令,還請張將軍接令。”說完王辯便死死地盯住張元備,看他的反應。

衛公雖然是宰相,位高權重,但此時的河北道行臺可是管不了齊郡,因此是否接受黃明遠的命令,全在張元備一念之間。

即使張元備拒絕,也是正常的。

不過河北軍剛救了歷城,而且衛公名聲顯赫,影響深遠,也算是張元備崇敬之人,於是張元備立刻跪下受命。

王辯於是宣讀了蔡知運和張方昕的任命,並要求齊郡上下文武俱受二人節制。

張元備很清楚,他一個小小的鷹揚郎將,官職不高,手中也不過數千人,當衛公大軍到達齊郡之後,齊郡剿匪的主導權和齊郡的控制權肯定要讓出,張元備早有準備。而且蔡知運是國之名將,張方昕也是地方大員,對於衛公這番安排,張元備等人自是沒有什麼疑義。

於是張元備立刻接受命令,並表示全力支援。

王辯又拿出另一封任命書,衛公下令,任命張元備為虎賁郎將,其率領八風營暫時受王辯調動。

張元備吃了一驚,他尚不到三十,擔任鷹揚郎將,已經算是年輕有為。此次升任虎賁郎將,連升數級,可謂超擢。

而且衛公越過了朝廷,直接以河北行臺的名義任命他的官職,這裡面的意味也很深長。張元備不是傻子,很明白自己若是接受了這份任命,便是徹底倒向了衛公,甚至將來天子那裡也未必說得過去。

張元備有些猶豫,但很快便做出決斷。

歷城將要城破之時,是衛公救了滿城百姓,而天子又在何方?他就是像他的父親一樣忠誠於大隋,又有什麼好結果。非他們棄了天子,而是天子棄了萬民。既然如此,還不如和衛公站到一起,至少能保一地百姓安寧。

張須陀的死導致了一個惡果,便是沒人敢再完全盡忠了。畢竟如張須陀一般忠誠於大隋,又能有什麼好結果。

其實說起來羅士信等人當初從梁郡返回齊郡已經算是違令,而張元備自領齊郡也是名不正言不順。本就是不合乎規制的人,又何必用規制限制自己。

於是張元備下跪接令。

看到張元備接過衛公的任命書,王辯才算放下心來。若張元備真跟他那個父親一般執拗,拒不受命,那自己怕是平匪之前,要先除掉張元備了。

那之後要多費的周折怕不是一星半點。

等到張元備受命,王辯上前扶起張元備說道:“我臨行之前,衛公送信於我,言及昔日與張公舊誼。當日婺州一別,張公英氣勃發,可誰曾想竟是訣別。今張公捐軀為公,將軍之舊部編入河北行臺之後,可命名為八風軍,以彰其英烈。”

張元備聽了眼眶都紅了,忙跪謝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