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章 因小失大

這一次因為張方翼擅自做主,在還沒有清理完城中賊匪之時,便主動出擊,攻打回洛倉,擔任尚書左司郎的盧楚便率先彈劾張方翼。

此時洛陽城內的血腥之氣尚未散去,而張方翼拯救了這座瀕臨滅亡的城市。

盧楚其實對於張方翼沒什麼看法,他彈劾張方翼,乃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其目的便是打擊衛公黃明遠的勢力。

因為黃明遠在幽州的一系列做法,殘存的范陽盧氏的子弟對黃明遠是恨之入骨。不顧他們報復不了黃明遠,只得想法給黃明遠找麻煩。

這次盧楚對張方翼的彈劾很荒謬,不說張方翼做法的對錯。他被越王受命總領城中各軍禦敵,本就有資格就戰場情況作出各種部署。即使沒有及時告知越王,也不能說做法上有錯。

本來做主的元文都直接駁斥便可,但元文都卻對此不發表意見,直接將彈劾呈給越王,使此事公開化。

張方翼是洛陽四大留守中的二號人物。

因為身份、立場等各種原因,不管張方翼願意不願意,他都和元文都天然出現對立。

元文都再是個性耿直,但這是政治鬥爭。成熟的政治家不會以個人的喜惡而影響對政敵的出手。

而且這些日子,張方翼出盡了風頭,已經壓他一頭了。

越王楊侗接到盧楚的彈劾有些為難,但他還不傻,這個時候,仗還沒打完,肯定不能處置在此戰中功勞最大的張方翼。

楊侗便想直接駁斥。

但楊侗的老師郭文懿卻是勸楊侗,原本元文都和張方翼二人勢均力敵,各自負責一塊,越王才能從中決斷,保障不受二人的挾制。現在張方翼在洛陽保衛戰中立得大功,贏得了人望,往後二人之間的平衡就要打破了。

張方翼的功勞要賞,但也要防止元文都為張方翼完全壓制。

楊侗是不怎麼懂帝王之學,但見其老師言之鑿鑿,便同意了郭文懿的意見。於是越王明發了盧楚的彈劾,以示對張方翼不滿,又提拔盧楚暫領尚書左丞事。尚書左司郎是尚書左丞的副手,現在尚書左丞空缺,以左司郎領左丞事,倒還說得過去。但尚書右丞正是張方翼,倒是有讓盧楚跟張方翼打擂臺的意思。

朝局從來都是需要平衡的,不能使一家獨大。但問題是政治鬥爭不能影響到國家大事,尤其是社稷危急存亡的時候。

越王對盧楚的提拔,使得眾人明顯看到越王的態度。而張方翼從回洛倉派來請求朝廷發動百姓前往回洛倉運糧的奏疏也因此而耽擱。

張方翼左等右等,不見越王回信。最後無奈地他只得返回洛陽城,親自去見越王。

等他到了洛陽,眼看朝中局勢有些詭異,這才知道朝中發生的事情。他並沒有勃然大怒,甚至還有些理解越王的態度,因此報之以平常之心。

當今之時,個人榮辱是小事,重點是洛陽城的糧食問題。

張方翼急匆匆地趕到皇宮見越王楊侗,楊侗還以為張方翼為之前盧楚彈劾他的事情而來,有些尷尬。郭文懿便建議越王暫時不見張方翼。楊侗性格有些懦弱,也擔心張方翼當場發難,因此推脫不見。

張方翼為此在宮門口等了三個時辰,也沒有見到越王楊侗。

直到傍晚,張方翼終於忍不住了。他沒有強行闖宮,當然也闖不進去,而是去見元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