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川,你是仁壽年間的兵,我也是仁壽年間的成均書院學生。你我同跟著衛公來遼東,又一同到的樂浪,你不怕死,我又何懼。”
宋川搖頭道:“咱們不一樣,我是武將,戰死沙場是本該之事,而你是個文官,沙場不是你的歸宿。”
“戰場上可不分文官、武將。要說我是南部郡丞,漢城最高官員,守土有責,豈不比你更應該留下來。”
宋川看著侯開,忍不住搖搖頭道:“侯老憨啊侯老憨,你還真是個憨子。”
侯開家貧,年少時讀不起書,因此到了成均學堂之後嗜書如命,吃飯也抱著書,有一次直接讀書時因為入迷,直接用筆蘸到菜湯中寫字,被人笑作“老憨”。不過隨著侯開地位的提升,倒是很少有人提他這個外號了。
“好,既然你不走,那就留下,到時候可別怪我。”
“我就一個爹,前年送走了,兒子十歲了,也快成丁了,用不到我操心了,你說我怕什麼。成均的學生,就沒有一個怕的。”
二人雖然都強裝輕鬆,但皆明白漢城的結局。他們的從容只是為了讓士兵們跟著一起從容,但並不意味著這一仗能輕鬆。
宋川建議侯開,將南部郡署的資料、文卷等各種重要物品,趁著賊軍沒有完全包圍城池,送往朝鮮,等大軍打回來後,也不費他們這段時間的心血。
侯開便建議由漢城縣令魏行去送。魏行是家中獨子,父親早逝,母親一個人將他養大,今年才二十三歲,還年輕。
魏行聽到這個命令,卻是拒絕了。
“成務(侯開字)兄, 我是漢城縣令,漢城最正兒八經的的父母官,我如何能走。”
“公漸(魏行字),你和我們不一樣,你還有母親要養。”
“蒼蒼蒸民,誰無父母?我若戰死,母親會以我為驕傲的。成務兄,你知道的,你我若戰死,衛公必會讓你我父母老有所依,我們還有何牽掛呢?”
魏行臉上雖然有些稚嫩,卻目光肅然。
眼看魏行態度堅決,侯開不得已,只得命其他官員前往朝鮮城。可眾人皆是推脫不願去,皆要留在城中。
到最後,只能派兩個年輕人前往。
宋川又召集士兵,言是家中獨子的,皆可跟隨前往朝鮮城,但無人願意。主將不畏死,三軍將士如何不奮勇爭先。
宋川趕在敵人合圍之前送走了離開的人,然後命令士兵拆毀城門附件的房屋,用巨石堵塞住城門。又徵發城中的百姓一同守城。
岐味率軍包圍漢城之後,派人前往城中勸降,被宋川誅殺。
岐味勃然大怒,悍然下令攻城。
隋軍將士以千餘士兵抵抗數萬百濟軍,開始了最慘烈的守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