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四章 鴨淥生亂

眾人共推淵什彌為首領,佔領了鴨淥城(今吉林市臨江市)。

當時黃明禎正在徵調軍隊,準備救援樂浪郡。但淵什彌的叛亂,立刻便影響了整個遼東的局勢,打亂了他的安排。

黃明禎急命呂會彥和高元備二人率軍進剿,但淵什彌的叛亂如火星一般,一點就著,並迅速形成烽火燎原之勢。

淵什彌的叛軍很快達到三萬人的規模。

之前大隋擊敗靺鞨人,又把靺鞨人帶到中原打仗,雖說是臨時抽調,但各部落就那麼點人,可謂傷筋動骨。

而且隋軍還大力北拓,嚴重威脅了各部的生存。各部明著不敢造反,但背地裡卻是想盡辦法幫著淵什彌製造混亂。

這個時候,為了利益,誰也不記得靺鞨人與高句麗人的仇恨了,至於之前打生打死更是像沒有的事。

尤其是白山部,雖說是靺鞨人一部,但因為投降高句麗人早,其實也算高句麗人的別部,上下已經高句麗化。

之前白山部跟著慄末部攻打大隋,雖說首領石魯臨陣反水,僥倖活命,但其回到部落之後,影響力大降。於是族中實力派乞四比兔趁機誅殺石魯,自為首領。大隋當然不同意,乃稱其為叛軍,又新立一人為酋長。這乞四比兔也就鐵了心跟著淵什彌造反了。

所以淵什彌這場叛亂,與其說是高句麗復國組織陰謀復國,倒不如說是隋軍佔領遼東,侵犯了當地人的利益,靺鞨人、高句麗人聯合起來向隋軍報復。

淵什彌佔領鴨淥水之後,沿著鴨淥水南下,直逼長白城。高元備因為平亂和開拓,手中萬餘軍隊分置數部,實力不足。雙方戰於長川(今吉林省集安市黃柏鄉長川村),高元備不敵,乃退守白山城。

長川一戰,隋軍失利,整個遼東東北方向的局勢立刻崩壞。

鴨淥水和太白山一帶,先後有多次叛亂,隋軍對此控制力極低。一旦讓叛軍掀起了席捲之勢,半個遼東就要丟了。

這時候黃明禎自然不能出兵樂浪。

相比較樂浪半島,肯定是遼東更為重要。為了平亂,他不得不率領先期集中的兩萬人馬,趕赴白山城支援。

從瀋陽城到白山城,一場新的血戰不得再次拉起。

······

雖然鴨淥水戰場形勢緊迫,黃明禎還是將剩餘三萬人派往朝鮮戰場。本來指望這三萬人和右侯衛,能夠擊破殘賊,誰料到右侯衛又在海上失蹤,找不到蹤跡。

若不是黃明離主動出擊,擊破岐味所部,房玄齡又巧施妙計,大破高任男。整個樂浪郡、遼東,怕是要徹底崩潰了。

房玄齡看著地圖,低聲唸叨:“新羅、百濟、報德國、高任男、淵什彌,彷彿有一支無形的手在操縱著一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