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待在扶余璋的身邊,省得被排除權利中心。
扶余璋剛發洩了一通,平復了心情。聽聞兩個狗腿子求見,趕緊命二人進來。
二人之中,王孝臨多智,成忠果決直諫,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而扶余璋能從一個偏支皇族,一步一步站穩腳跟,壓制八大家族,二人功勞巨大。
王孝臨和成忠進了殿內,眼看殿中一片狼藉,知道扶余璋剛發了火。二人都熟悉扶余璋的性格,因此俱不敢提。
扶余璋見二人進來,也不繞圈子,而是直接問道:“今隋軍主力,兵臨城下,泗沘城危在旦夕,國家也有傾覆之險。你二人俱是朝中重臣,此時此刻,有何建言。”
扶余璋也懶得跟二人繞圈子了。
王孝臨和成忠對視了一眼,王孝臨乃站出來說道:“大王,我以為此戰宜和不宜打。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都得和大隋和解。隋朝是龐然大物,與我相比,體量相差太大。我與隋人交戰,勝一百場也不能傷害到隋軍,但若是敗了一場,便有萬劫不復之可能。”
王孝臨就差指著扶余璋的鼻子跟他說,“別睡了,睜開眼,看看雙方差距有多大。”
王孝臨也恨啊,扶余璋無論是能力還是霸氣,都遠超前面幾個大王,一掃聖王之後王室軟弱之風。可扶余璋實在是太急功近利,又剛愎自用,最終釀成現在的大禍。
扶余璋坐在門檻上,也不說話,更不知道他聽明白王孝臨的意思了嗎?他當然不想打,但問題是此事不以他的意志而轉移啊。他說不打,隋軍能同意嗎?
這時成忠也說道:“今隋軍水師、陸軍主力兵臨城下,將整個泗沘城圍得水洩不通。他若是真有心亡我,必然打造攻城器械,日夜圍攻。但今隋人卻是隻圍城,並不發動攻擊,當是隋人並無攻我之意。”
扶余璋聽了一愣,連忙問道:“這是為何?”隋軍來勢洶洶,如何會無攻打百濟之意。
王孝臨乃說道:“聽說隋朝內部生亂,那個覆滅高句麗的隋軍大將,正在國中平亂,並不在遼東。所以整個遼東、樂浪的隋軍只是一路偏師。隋人志在國內之爭,恐無暇顧及樂浪之事。
且大隋覆滅高句麗之後,高句麗人日夜生亂。隋人疲於平亂,不得安歇。這種情況下,高句麗之於大隋,已成負擔,隋人又如何會攻打更遙遠的我們。”
扶余璋聽了有些欣喜,連忙說道:“既然如此,我等不若閉城自守,待隋軍撤退。”
既然隋軍無心滅亡百濟,那讓他們受些挫折,他們退了就是。
王孝臨連忙說道:“大王不可!”
王孝臨心中著實無語,這大王就是個二桿子,怎麼一句話就上頭呢。
扶余璋臉色不悅地說道:“這是為何?”
王孝臨連忙說道:“隋人素來自大,又愛惜面子。一旦遇挫,為了挽回顏面,勢必會增兵進擊,到時百濟恐無寧日。想高句麗也是以大國,最後被隋人覆滅,不就是因為隋人第一次伐高句麗時,在薩水兵敗,惹惱了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