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趙仁基和潘鋒在瓠瀘河一帶打起了遊擊。他們雖然人不多,襲擊新羅人的運糧隊,攻打新羅人佔據的村鎮,處處設伏,處處打擊,神出鬼沒,弄得新羅人不厭其煩。
新羅人派兵圍剿,可兵少了不夠隋軍打的,兵多了隋軍又逃,他們拿趙仁基所部根本沒有什麼辦法。
其實趙仁基也想過是否投降新羅人,但這個想法很快被他否決。
趙仁基麾下,大部都是漢人和遼東各族人,未必願意跟著他投降。而且在趙仁基看來,新羅人雖然來勢洶洶,但小國寡民,並無和隋人抵抗的實力。之前的勝利不過是因為隋人兵力分散,措不及防,但只有隋人騰出手來,得勝的可能極大。
趙仁基賭隋軍能夠得勝,他這個在敵後浴血奮戰的將領,自然也會水漲船高。
眾人在瓠瀘河一帶遊擊了一個多月,眼看新羅主力北上攻打朝鮮城,趙仁基遂決定也跟著北上。
在趙仁基看來,新羅人主力北上,大戰也會在朝鮮城附近爆發,其部雖只有千人,但一旦選擇的插入點極佳,也能發揮獨特的作用。
此時潘鋒對趙仁基已經基本信任,遂同意移師北上。
二人帶著千餘人在朝鮮城附近遊擊了大半個月,連續作戰十多次,雖然沒打什麼大仗,但也連戰連捷。
前兩日,他派出的斥候回報朝鮮城方向,大火瀰漫,喊殺聲震天,趙仁基立刻猜測雙方打了大決戰。很快他又發現四處潰散的新羅人,知曉新羅人兵敗,心中更喜,便準備趁亂擒幾條大魚。
聽聞有斥候報發現百餘潰騎,其中不少人還穿著好看的盔甲。
趙仁基心中大喜。新羅騎兵稀少,百餘騎已經不算少。再加上穿著精緻盔甲,趙仁基立刻猜測是條大魚。
趙仁基所部千餘,在他和潘鋒的率領下,分兩側將對方包圍。
眼看對方無備,趙仁基大喜,立刻下令弓箭手上前,連續射擊。接著十多人上前,向著這群潰兵投擲短矛。
金龍春一行,早就睡得暈頭轉向,被突然襲擊,心中大驚,根本不辨情況。
一眾外圍計程車兵,連連被弓箭、短矛射倒。
“敵襲!”
幾乎是轉眼之間,趙仁基和潘鋒帶著隋軍已經殺到人前。
金龍春一行來不及上馬,被一擁而上的隋軍連連砍倒。新羅人護著金龍春和金舒玄二人,但勢單力薄,很快盡喪。
趙仁基上前,他識得新羅盔甲的級別,眼看金龍春二人,心中便喜。這般樣式的盔甲,對方怎麼也得是個五品、六品的人物。
他要抓活的。
金龍春見到隋軍,心知無可倖免,便準備橫刀自刎,這次不死也得死了。
但金龍春將刀放到脖子上,可有不捨得下手,連續兩三次,隋軍已經上前。等金龍春下定決心,再想動手,兩個隋軍士兵一擁而上,將他按住,生擒活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