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局勢越來越混亂,黃維揚猜測江都的動亂怕是越來越近。這種亂世,旁的都不頂用,能依仗的,只有軍隊。
“猊奴,你手中的軍隊能掌握多少?”
黃維烈沒想到兄長突然說起這個,不過他還是據實說道:“我手中有萬餘人馬,但能完全信用的差不多三千人。驍果軍多是關中招募的子弟,其中還多夾雜著世家大族子弟,這些人天然對我們反感。我雖然盡力掌握軍隊,但還是有差距。”
黃維烈雖然身份貴重,又有黃明遠為依託,但畢竟年幼,難以服眾。這三千人馬,還是他經營多時,以心腹將領替換才掌握的。
黃維揚有些皺眉,江都城周圍有十多萬人馬,他們手中可用的就幾千人,一旦生亂,恐難以處置。
黃維烈以為江都城要兵亂了,連忙問道:“大兄,城中局勢已經惡化到這麼嚴重了嗎?難道真要兵變了?”
黃維揚搖搖頭道:“我這是未雨綢繆,現在雖然勉強能穩住局勢,但山雨欲來風滿樓啊,真到了那一日,我們再去準備,怕是就晚了。”
其實黃維揚也不確定江都真的要發生兵變,但父親的來信中卻很確定此事,還讓他注意監視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司馬德戡等人的動向。
這三人黃維揚都熟識,宇文化及不過是個浪蕩子弟,掛著一個右屯衛將軍的名號,根本沒什麼權利。宇文智及更是聲名狼藉,宇文述死的時候還上表天子,把宇文智及殺了。而司馬德戡乃是天子的心腹,無論怎麼看,三人都不像是要造反的樣子。
不過父親的堅持,黃維揚一直很信任。
“要加快對沈光、麥孟才、錢傑、陳伯圖等人的拉攏。而且你麾下所部,也要加快清理,實在不行,手段硬一些也是可以的。把蘇烈(蘇定方)、段雄(段志玄)、李文相(李商胡)等人都調入軍中,一旦亂起,咱們不求得勝,但至少能逃命。”
黃維烈點點頭。
想到這,黃維揚又說道:“從明日開始,你就搬到軍營去住,以防有變。”
見兄長如此鄭重其事,黃維烈也心中沉甸甸的,沒有多言。
到了三更,二人要去休息了。
這時黃維烈忽然想起什麼,便問道:“兄長,這兩日怎麼不見凌先生啊?”
凌先生是兄長的謀士,年近四十,是個道士,具體叫什麼不清楚。不過看起來有些本事,兄長對他言聽計從。
“怎麼,你找凌先生有事?”
“沒有,就是突然想起來了。”
黃維揚這才說道:“凌先生有事出去了,待凌先生回來,或許當下混亂的局勢就要撥雲見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