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賊皆是奸猾狡詐之徒,要想讓他們攻打江都,出力不討好,怕是不容易啊。”
二人皆是沉默。
明面上的身份不能用,手段就限制了太多。
這時凌敬說道:“如果讓二賊認為江都城空虛,且錢糧眾多就好了。”
黃明襄聽得,眼前忽然一亮道:“若是虞世基去信二人請降,以為內應,此二賊能信否?”
凌敬也是一喜,說道:“不管二人信不信,只要二人有野心,便會試探著往江都而去。萬一是真的呢。
到時候只要他動,便由不得他們了。”
冒充身份,李代桃僵,渾水摸魚,正是北斗的拿手好戲。
於是二人便定計於此。
之後兩人又商議了一些具體的細節,比如到時候黃維揚等人如何撤退等事。弄死楊廣固然重要,黃維揚兄弟二人的性命也很重要。
凌敬在黃明襄府上待了一日,到了第二日便要離開。
黃明襄掩了身份,秘密送凌敬到了運河邊上。
臨行之際,凌敬乃說道:“敬與六郎君雖不熟識,但也佩服郎君以一人之力,安定江東。只是見郎君在江東,整日與江東世家大族為伍,有一言願獻給六郎君,唯恐六郎君怪在下多嘴。”
“凌先生請將,襄必洗耳恭聽。”
凌敬乃說道:“吾知六郎君在江東多年,與江東世家大族關係很好,但江東世家,見利忘義,保守自閉,恐不可信也。
而且這群人整天想著要重建一個以江南為核心的南朝,又結成南黨,整日裡上躥下跳,醜態百出,六郎君可切莫有朝一日,莫名其妙的成了南黨首領,可就遭了。”
可以說這個時候,南北方天然相互歧視。
而具體到大業末年,人們又特別對江南世家大族不滿。畢竟楊廣手中的奸臣虞世基、裴蘊二人,都是南人,連皇后也是南人。
不少人認為是南人將整個天下攪亂的。
裴蘊雖出自聞喜裴氏,但他這一支一直在江南,直到南陳滅亡後才返回河東。
黃明襄聽到凌敬的話,立刻一凜。
他之前從未在意過這些,但今日凌敬突然提出,倒是讓他心中生警。
自己在江東久了,怕是有些得意忘形了。兄長之前便說過,江南世家,較之北地,更是不堪。北地世家,還多有些天下一統的覺悟,但江南世家,一門心思分裂天下,就想守著那一畝三分地,自娛自樂,著實不堪。
這群人還真有可能想著推自己一把,讓自己領著他們與朝廷抗爭,即使沒法建立一個南朝,但保證有個南黨。
這時黃明襄起身,對著凌敬長揖及地。
“今日多謝凌先生之言,襄必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