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九章 江都宮變(二)選擇

崔儼被訓斥一番,不敢再提。

這時尚在太孫宮的太孫侍讀蕭德言、秘書學士顧覽、散從正員外謝偃、記室蔣亞卿等幾人也到了。

楊廣一直在為遷都丹陽做準備,因此安排在楊佶身邊的大臣很多都是南人。

楊佶也知道大父的心思,對於這些出身南方的屬下,很是重視。實際上經過楊廣幾次清洗,此時江都小朝廷之中,南人的數量已經超過北人了。

蕭德言出身蘭陵蕭氏,顧覽出身吳郡顧氏,謝偃出身陳郡謝氏,一水的南人。

蕭德言幾人都是文人,還是清流,真實能力到底如何,誰也不清楚。不過幾人倒是沒有驚慌失措,想來幾人來時便已經統一了思想。

見到楊佶,蕭德言便開口言道:“此時外面生亂,形勢危急,皇太孫如何不率人前往江都宮護駕,而在此逡巡。”

楊佶一愣,這才說道:“蕭先生,正是因為外面生亂,情況不明,我才待在宮中,待讓人打探清外面局勢,再做打算。”

“皇太孫誤矣。”

蕭德言乃說道:“今日之動亂,最大可能便是燕王,次則是房陵王,其餘諸如廢秦王、廢蜀王等人也是有可能的,目的便是皇位。

賊人生亂,若想成功,必然要挾持天子,否則待平叛大軍趕到,天子一聲令下,這些逆賊反手可滅。故今日之局勢,不在其它,而在天子之安危。天子在,則社稷在,皇太孫位置安如磐石;若天子不在,則恐事危矣。”

楊佶臉色數變,不得不承認蕭德言說得很對。

如蕭德言想的一般,很多人驚聞生亂,根本沒想過會單純的是禁軍的叛亂,而認為是燕王楊倓或者說房陵王楊暕發動的兵變。

甚至連楊佶都是這麼猜測的。

“那依先生之意如何?”

蕭德言說道:“自然是要率兵護駕,只有趕到天子身邊,才能最大程度地抑制這場叛亂對殿下的影響。

賊寇在外,從太孫宮往西,穿過建春門便是江都宮,殿下可最快見到天子。只要殿下率領太孫宮禁衛見到天子,對天子便是大忠,對大父便是大孝。無論如何,都是最大的功勞。

之後若是亂平,殿下護駕之功,聖人自是記得。”

不待蕭德言說完,楊佶便說道:“若是亂不平,天子落入反賊之手,第一個要死的便是孤了。”

眾人沒有說話,但都是這個意思。

楊佶想了想,倒是覺得蕭德言說得有道理。再加上黃維揚不在,他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

“殿下,此時要當機立斷啊。”

“好。”

楊佶望著夜色中的江都宮,下定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