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最重要的是用誰來替代代王。
當然弄個假代王肯定不成,沒人是傻子,李淵還做不到一家獨大、隻手遮天的地步,蒙不過去。而且若是代王出現在洛陽,必定天下譁然,長安朝廷怕是臉都沒了,更會人心盡喪。
那麼便只能找個人替代。
但問題是李淵在關中找了一圈,連替代之人都找不到。
楊堅之父楊忠出身軍戶,本就沒什麼族人。楊堅幾個兄弟不和,生下幾個兒子,又相互仇殺,最後殘存的,竟然沒有幾人。
楊廣也子嗣單薄,而且楊廣極其不信任宗族,宗室之人,盡被圈在身邊,唯恐有生亂之人,因此整個關中,竟找不到幾個大隋宗室。
最後還是裴寂不知道從哪裡扒拉出來一個孩子,名喚楊行基。
楊行基雖然能稱之為宗室,但其實跟楊堅血脈很遠,身上有沒有職位、爵位,甚至不在宗室之列。
楊行基的曾祖父,便是前洛州刺史楊處樂。
楊處樂是楊堅的族叔,其兄前秦州總管楊處綱。楊堅受禪,贈其父鍾葵為柱國、尚書令、義城縣公,楊處綱兄弟雖無才藝,但也被授予官職。漢王楊諒謀反時,朝廷以為擔任洛州刺史的楊處樂有二心,廢錮不齒。
楊處樂這一支再無宗室身份,到現在只留下一個曾孫。
楊行基與楊昭兄弟一個輩分,但是此時李淵沒有辦法,便將其過繼給楊昭為子,準備扶楊行基為帝。
李淵沒了代王楊侑,也沒了衛玄,合法性大大降低,但此次此刻,他別無他法,只得硬著頭皮往前走。
二月八日破城,五日之後,李淵便率領大興城中的文武百官,遵楊行基為天子,遙尊煬帝為太上皇,大赦,改元為義寧。又下令天下勿出今年的租賦,賜民子孫承後者爵一級。
楊行基只是一個五歲的孩子,大權完全掌握在李淵的手中。
次日,李淵以義寧天子的名義下詔,加李淵為假黃鉞、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大丞相,進封唐王,總錄萬機,位在王公上。以武德殿為丞相府,改教為令。萬機百度,禮樂征伐,兵馬糧仗,庶績群官,並責成於相府。惟郊祀天地,四時禘祫奏聞。
並以隴西公李建成為唐國世子;
以敦煌公李世民為京兆尹,改封秦公;
姑臧公元吉為齊公。
端坐在丞相的位置上,雖然這次擁立天子,正義性不足,有些兒戲,但李淵還是親切地感受到天子權利的魅力。
怪不得人人都想做天子,這種感覺,真是令人著迷。
一時的陶醉,都使得李淵有些醉了。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急報,竟然是關於河東的軍報。李淵開啟軍報,一陣暈眩,一口鮮血噴出,向後躺去。
眾人急上前去扶李淵,這時有人偷偷去看落在地上的軍報,只見上面寫道“隋軍圍城,晉陽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