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稜也覺得此事很不可思議。
聽到杜伏威的話,闞稜不知義父的用意,便言道:“我小時候是聽著衛公的故事長大的,從小便想成為衛公那樣的大英雄。
但總感覺衛公離我們太遠了。
直到,我記得是大業六年那場大洪水,當時餓殍滿地,人皆易子而食,充滿了絕望。我到現在還記得當時滎陽傳來訊息,當時還叫魯公的衛公帶著人跳到黃河裡面堵住缺口,救了河南的百姓。
我當時還不知道衛公到底是多大的官,就想著,普天之下,竟然有當官的為了百姓,可以不計生死,這樣的官,得是聖賢再世。
這些年啊,我就在想,有衛公這樣的好官,為什麼楊廣不用呢?
若是天下由衛公主政,怕就不會落到這種地步,也不會死這麼多人。”
“是啊!”
杜伏威點點頭,也不無嘆息地說道:“若是沒有修運河,我和爹孃還有兄長,就還在齊州,或許安安穩穩,取個媳婦,一直到老。”
“義父,你說天底下有衛公這樣的賢人,為什麼楊廣還是將天下治理成這個樣子啊。”
或許闞稜的問題太高深了,杜伏威也無法回答。
“聽說衛公攔著不讓天子大修工程,不讓天子徵高句麗,不讓天子下江南,所以被天子閒置。楊廣是天子,衛公只是一個臣子。楊廣決定的事情,衛公又怎麼可能攔得住。”
說罷,杜伏威和闞稜一起嘆息。
“若是衛公為天子,這天下一定會好起來的。”
聽到闞稜的話,杜伏威沒有再說話。杜伏威想問闞稜,自己若是和衛公爭天下,誰會獲勝,但到底沒有問出口。
杜伏威自己都不會覺得自己會獲勝,問這種事情,又有何意義。
“阿稜,你說若是楊廣死了,天下非得一人為天子,你希望是誰?”
闞稜想了想說道:“當今天下得勢者,除了衛公便是關中的李淵和滎陽的李密。可若是真讓我選,我希望是衛公。”
“為什麼不是李淵或者李密?”
“衛公是個聖賢之人,他當天子,老百姓才有活路。”
杜伏威“喃喃”地念叨著什麼,最終沒有說出來。
人心都在義父那裡啊。
杜伏威在營帳外坐了一夜,軍中的人心也亂了一夜。因為這件突然爆出來的事情,原本心思堅定的眾人,立刻便有了不同的心思。
其實說實話,若是能成為官軍,誰有願意做盜匪呢?
等到天明,杜伏威望著遠處升起的朝陽,任憑霞光照在身上。
“自握此刀,縱橫天下,已整整十一年了,是時候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