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遠定的計劃是六月底、七月初發動攻擊,因為黃明遠早就預料到此戰的結果,但眾人哪裡知曉,因此如何會放任李世民在此擊敗薛舉,穩定關中勢力。
於是六月四日,黃明徵便親自率軍攻打同官縣,又命令在弘化郡的白伏願、梁洛仁率部攻打寧州。而且為了干擾李世民和薛舉的決戰,黃明徵還命令李正寶率領梁軍新附之兵,從鳳凰谷向西南而進,佔領黃欽山(又稱黃嶔山,今陝西省銅川市西北),做出威脅唐軍涇水航道的動作。
這可嚇壞了李唐眾人。
李世民能與薛舉在高墌城相互拼消耗,就是憑藉著高墌城背靠涇水,運輸便利。而長安糧草充足,他無論如何缺不了糧。
但一旦隋軍卡斷了涇水水道,他還拿什麼和薛舉互拼。
而且關中之人還擔心一條,隋軍主力若是也從黃欽山殺過來,他們怎麼辦?
西北方向的井鉞軍、招搖軍、苑遊軍都在李世民麾下和西秦軍鏖戰,而僅靠李神通指揮的玄戈軍、天節軍,能擋住關北的黃明徵嗎?
一時之間,整個的關中的局勢,因為隋軍橫插一槓,再次變得混亂起來。
這時包括李建成、劉文靜等人,紛紛提醒李淵,種種動向表明,隋軍要發動大規模的攻勢,黃明徵此次南下,很有可能就是隋軍的先哨戰,至少也是一種試探。一旦讓隋軍尋得破綻,撕開防線的口子,隋軍便會循著這口子繼續進擊,直到將他們的防線完全撕扯開。
李建成還建議,無論是北面的統帥李神通還是天節軍統軍將軍張平高,水平都有些弱了。其實就是建議李淵換人。
但人哪有這麼好換。
李唐軍隊分為長安禁軍和十二道軍,李淵費勁了心思,才基本將十二道軍將領換成了自己人,又用李孝基、李叔良、李紹良等兄弟掌握了禁軍。
換人,能換誰。
所以這一條建議,直接跳過了。
李建成等人只是建議,則竇抗等人,就是施壓了。
竇抗的要求很明顯,就是希望李世民能儘快解決薛舉所部,然後回援關中。至少要保證關中的安危。
甚至竇抗還主動請纓,希望率軍攻打漢中,打通關中與巴蜀的道路,不過為李淵所拒絕。
想的到美,李淵還怕你竇抗率部南逃了呢。
當然關中內外的種種壓力,逼迫的李淵不得不給李世民去信,讓他酌情加快戰爭進度,想辦法擊敗薛舉。
因為擔心李世民會因這封信而輕舉妄動,冒險行事,李淵還專門叮囑,要有把握再行出擊,勿要盲目進軍。
李淵也著實為難,既想盡快解決問題,又害怕出現新的問題,只得提出這有些矛盾的要求。
但李淵不知道的是,有些事情,一旦開啟了口子,就不是你能阻止的了。你逼著李世民決戰,那什麼時候算是有把握,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