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李高遷也一直咬著牙支撐。
為了破敵,李高遷甚至親自組成敢死隊,向西秦軍發起數波攻擊。
戰況慘烈,連李高遷都殺得滿身是血,戰馬被射死了兩匹,猶不後退。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李世民率領主力趕到,佔據上風的鐘俱仇眼看敵軍後援已到,終於撤退了。
呼啦啦的一群騎步兵,來去如風,讓人措手不及。
李世民帶著眾人趕到戰場,看著滿地的屍體,還有已經殺脫力的李高遷,俱是面色不善。
這一戰本以為西秦軍是狼狽潰逃,慌不擇路,誰料到竟然如此悍勇。若西秦軍都是這樣的軍隊,那他們就是追上對方,也未必能取勝。
這時裴寂小聲說道:“秦公,西秦軍雖退,戰力卻未減,追之未必可勝。”
裴寂雖然是軍中長史,但是李淵心腹,有監軍的重責,話語權很重。不過裴寂不怎麼通曉軍略,所以雖然想退,也得看李世民的主意。
李世民的臉色,變了幾變。
“當年老師教導我,若是臨陣退兵,斷後之兵,必當用強兵。否則一旦敵軍追擊,後軍不敵崩潰,全軍亦可能崩潰。
薛舉乃知兵之人,斷後之兵,當是他最後的強兵了。”
若是西秦軍真的兵敗如山倒,他還真不敢追。
但現在,李世民仍然相信薛舉是糧盡而退。
其實李世民也不敢完全保證薛舉手中沒有其他強兵,但這個時候,追還有可能勝利,但若是退了,這仗就打爛了。
於是唐軍繼續向西追擊。
眾人一路前進,到了傍晚,終於趕到了飛雲原。時天色昏暗,眾人追擊一日,疲憊不堪,於是李世民下令全軍在此歇息。
這裡是西秦軍之前歇息的地方,還有西秦軍倉皇撤退留下的物品。
眾人各找地方歇下來,而李世民一人在思索著當前的戰局。追了這麼久,他總覺著事情有些不對勁,但卻是想不出什麼來。
李世民畢竟仗打的少,還是缺乏經驗。
這時柴紹來給李世民送晚飯。
柴紹隨口告訴李世民,秦軍遺棄的鍋灶,正好方便了他們使用,所以這晚飯才能做的這麼快。
這時李世民猛地站了起來,他終於想明白了問題所在。
秦軍若是狼狽逃竄,哪有功夫停下來大規模修建鍋灶,還能完完全全留給唐軍?這是怕唐軍不知道他們鍋灶數量。
而且這一路追來,雖然繳獲了不少唐軍丟棄的物資,但多是珍寶之物,反而沒什麼軍用物資。若是士兵們自行丟棄的,該是留下珍寶,而丟棄其它雜物才是。
除非!
李世民腦子中閃過一個年頭,他們可能中了西秦軍誘敵深入的計策了。